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
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
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
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
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
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程德逢写的,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以下是逐句翻译及赏析:
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
译文:四周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田里的土块就像一只龟背上裂开的纹理一样。
注释:四山、赤日指的是周围的自然景色,翛翛意为清爽、宁静,映是指反射,赤日则指的是太阳,这里形容阳光照射下的山峦和田野。田背坼(dié)像龟兆(象形文字)一般,形象地描述了土地因长期干旱而出现的裂痕。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
译文:湖边的先生坐在草房里,看着农民踩着车轮,期待秋天的收获。
注释:湖阴先生指程德逢,草房是他简陋的住所。踏沟车是古代的一种农用工具,用于耕地和运输。秋实指的是秋天的庄稼即将成熟。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译文:雷电交织,暴雨倾盆而下,直到天亮都在向田间输送雨水。
注释:雷蟠电掣指的是雷声滚滚、电闪雷鸣的景象,云滔滔形容天空中的云层翻涌,夜半表示深夜或凌晨时分,载雨则指雨水倾泻。亭皋(gāo)指的是高地上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农田上方的天空。旱禾秀发埋牛尻(kōu),豆死更苏肥荚毛。
译文:旱季时,庄稼长势良好,甚至覆盖了牛的臀部;豆类作物枯萎后又重新焕发生机,结出了丰满的豆荚。
注释:旱禾指旱季的庄稼,秀发意味着长得十分旺盛。牛尻是牛的臀部,埋牛尻形容庄稼长到了很高的位置。豆死更苏肥荚毛是指豆类作物虽然枯萎但又能恢复生机,结出了饱满的豆荚。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
译文:将龙骨挂在屋檐下,买来美酒招待过往的客人,以此来追忆过去的辛勤劳动。
注释:倒持龙骨指的是悬挂在屋檐下的龙骨形装饰物,用来招引风力来驱赶蚊蝇,这里用来象征勤劳节俭的生活态度。买酒浇客追前劳指的是用美酒招待过往的客人,以表达对过去辛勤工作的回忆和尊重。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
译文:经历了三年的丰收后,稻米和麦子的价格变得像水一样低,如今又出现了丰收的景象。
注释:西成指的是秋季的庄稼,这里特指稻米和麦子。贱如水指的是价格低廉得就像流水一样,与前文的“贵”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丰收景象的喜悦。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
译文:元丰年间,圣人与上天相通,他的功德将与天地共存,千秋万代都不会改变。
注释:元丰指的是宋神宗赵顼年号,圣人与天通指的是皇帝与上天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千秋万代与此同表示无论经过多少世纪,皇帝的恩泽都将永远存在。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
译文:先生虽然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他并不感到贫穷,因为元丰年间的盛世为他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满足。
注释:先生在野指的是程德逢虽然隐居于山林之中,但他并不因此感到贫穷。故不穷意味着他并不缺乏物质上的享受,因为他享受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和政治上的清明。击壤(rǎng)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用土块击打来模拟耕种的动作,这里用来比喻程德逢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歌元丰指的是他歌颂元丰年间的盛世,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的喜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