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天即雨,我止雨还住。
雨岂为我行,邂逅与相遇。
【注释】
半山寺:在今安徽省歙县西,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故居,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场所。“我行天”三句,以雨喻情,言其如行云之即起也即止也,非为己也。
【赏析】
《题半山寺》一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时李白36岁,在宣城任县令期间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语言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却有不尽之意。
“我行天即雨”,是说当自己行走的时候,天上就会下雨。这两句是说,自己像云一样行于天地之间,行到某处,天就下雨了,好像云行天下,所至之处都下雨似的,这是比喻。
“我止雨还住”,意思是说,自己停止行走,天空中仍然下着雨。这里又是一种比喻,说云虽停而雨犹在,好像是云停了而雨还在继续下。
“雨岂为我行”,意思是说,云之所以下雨,并不是因为云在行走,所以用“岂”来反诘。
“邂逅与相遇”,意思是说,云与雨相遇而相随,好像偶然相逢一样。这里的“邂逅”是偶然、巧合的意思,“相遇”则是指云与雨相遇,相随而行。
这首诗是李白自况之作。李白自称天纵英才,游踪无定。他的行踪和心情常常引起风云变化,变幻莫测,正如云行天下,行止不定一样。而他又常遇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有时晴空万里,有时暴雨狂风,有时云雾弥漫,有时电闪雷鸣等等,正如他行止不定,时而停留,时而离去一样。
此诗运用拟人手法将风云雷电比作风云之行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风云雷电的变幻无常。首句“我行天即雨”,是说自己像云一样行走在天地之间,走到哪儿,哪儿就下雨。“我止雨还住”意思是说自己停止行走,但雨还在下。第二句进一步写,即使自己停下了,那雨水依然在下。最后一句“邂逅与相遇”,是说云与雨相遇而相随,好像偶然相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