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跳桑柳阴,鸟落蒲苇侧。
已无溪姑祠,何有江令宅。
故人耽田里,老脱尚方舄。
开亭捐百金,于此扫尘迹。
地偏人罕至,心远境常寂。
我行西州旋,税驾候颜色。
相随望南山,水际因一息。
公时指岸木,谓此可寻尺。
伐之营中沚,持用自怡怿。
欢言俟其成,邀我堂上食。
百忧每多违,一诺还自惕。
春风檐楹新,坐久膝前席。
翛然忘故约,北郭疑有适。
长淫舒永怀,伫想对以臆。
摛辞甚有理,窃比书石鹢。
知公不欺我,把玩果心恻。
嘉肴既夙设,丽藻仍虚掷。
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
闻说芼羹臛,芬香出邻壁。
妇休机杼事,儿失刀椠职。
何胶胶扰扰,而纷纷籍籍。
携持欲一往,继此方如织。
元龙但高眠,司马勿亲涤。
几能孩童旧,握手皆鬓白。
有兴即联𩍶,东阡与南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与好友之间的友情以及生活的一些琐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鱼跳桑柳阴,鸟落蒲苇侧。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鱼跳桑柳阴”指的是鱼儿在水中跳跃,阳光洒在桑树和柳树下的影子上;”鸟落蒲苇侧”则是鸟儿落在生长着蒲草和芦苇的岸边。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 [注释]:鱼跃水波,桑柳之荫下,鸟栖蒲苇,静谧之美。

已无溪姑祠,何有江令宅。

  • 这里的“溪姑”可能是指一个古老的女性神灵或者地方上的神女,而“江令”则可能是指一位古代的文人或者官员。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于失去这些美好事物的惋惜。
  • [注释]:溪边古庙,昔年香火鼎盛,今日人去楼空,只余草木。

故人耽田里,老脱尚方舄。

  • “故人”指的是老朋友,“耽田里”意味着他们喜欢在田野间度过闲暇时间;“老脱尚方舄”则是指他们的鞋子因为长时间穿着农具而磨损得无法再穿,需要更换新鞋。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与老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共同的生活情趣。
  • [注释]:旧友归隐田园,赤足行于田间地头,生活简朴自在。

开亭捐百金,于此扫尘迹。

  • 这里提到的“开亭”很可能是指一个亭台或者是某个地方的名称,而“捐百金”则意味着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进行装修或者修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改善环境或者提升生活质量的愿望。
  • [注释]:捐资修亭,扫除尘埃,焕然一新。

地偏人罕至,心远境常寂。

  • “地偏人罕至”意味着这个地方偏僻、不易到达,很少有人来访;“心远境常寂”则是指虽然身处僻静之地,但心境却能够保持平静和宁静。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内心的追求和对于外界环境的超脱。
  • [注释]:僻静之所,远离尘嚣,心境如水般澄澈。

我行西州旋,税驾候颜色。

  • “西州”可能是指一个地名,而“税驾”则是指停歇车辆等待主人的指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期待和对主人的尊重。
  • [注释]:旅途西行,暂作停留,等待主人指示前行。

相随望南山,水际因一息。

  • “相随”意味着陪伴或者相伴,“望南山”则是指在山脚下远眺,希望能够看到南山的美丽景色。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欣赏。
  • [注释]:同行之人望山兴叹,水岸之上,片刻留情。

公时指岸木,谓此可寻尺。

  • “公时指岸木”可能是指有人指向岸边的树木,而“谓此可寻尺”则是指有人认为这些树木非常高大,以至于它们的高度可以用尺子来衡量。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力和对于细节的敏感。
  • [注释]:旁人指点岸上木,称此林立如参天,令人惊叹不已。

伐之营中沚,持用自怡怿。

  • “伐之”可能是指砍伐或修剪的意思,“营中沚”则是指营房附近的空地或园林,“持用自怡怿”则是指使用这些木材来制作家具或装饰自己的心情变得愉悦。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劳动成果的满足感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好期望。
  • [注释]:采伐园中木材,用以营造家宅,自得其乐。

欢言俟其成,邀我堂上食。

  • “欢言”意为欢快地交谈,“俟其成”则是等待它们完成或成熟;“邀我堂上食”则是指邀请我到家中一起用餐或共享美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共同享受生活乐趣的期待。
  • [注释]:期盼木材成材,共赏家宴,欢声笑语盈门。

百忧每多违,一诺还自惕。

  • “百忧”可能是指很多忧愁或者烦恼,“每多违”则是指经常遭遇不如意的事情;“一诺”则是指一个承诺或者约定,“还自惕”则是指因为这个承诺而感到不安或者担忧。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困扰以及对于承诺的重视和对待的态度。
  • [注释]:面对众多烦忧,时常违背心愿,却始终警醒自己的诺言。

春风檐楹新,坐久膝前席。

  • “春风檐楹新”可能是指春天的风吹动着屋檐和墙壁,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坐久膝前席”则是指长时间坐在室内,脚放在席子上休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季节变化和生活节奏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注释]:春风吹拂,屋檐摇曳,久坐于窗前,感受宁静时刻。

翛然忘故约,北郭疑有适。

  • “翛然”意为轻松自在的样子,“故约”可能是指之前的约定或计划,“北郭疑有适”则是指似乎在某个北方的村庄附近有所发现或遇到了某种机会。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新经历的惊喜和对于未知未来的期待。
  • [注释]:悠然忘返,似有新发现,北郭村边或有佳处。

长淫舒永怀,伫想对以臆。

  • “长淫舒永怀”可能是指长期地放松心情、畅想未来;“伫想对以臆”则是指想象着与某人的对话或是心中所想之事。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想象。
  • [注释]:长怀远志,遐想未来,思绪纷纭难以言表。

摛辞甚有理,窃比书石鹢。

  • “摛辞”意为表达言辞或才华,“甚有理”则是指言辞清晰、逻辑严密;“窃比书石鹢”则是指比喻自己的言辞与书卷一样优美,甚至超过了古代的文学名家。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文才的自信以及对古代文人作品的推崇。
  • [注释]:言辞犀利且充满道理,自比为《诗经》中的文字,胜过古人笔下的佳篇。

知公不欺我,把玩果心恻。

  • “知公不欺我”可能是指知道对方不会欺骗自己;“把玩果心恻”则是指仔细品味后内心感到悲伤或感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诚信的信赖和对于情感的细腻体验。
  • [注释]:你对我坦诚不欺,我细细品味,心生凄凉。

嘉肴既夙设,丽藻仍虚掷。

  • “嘉肴”可能是指美味的食物,“夙设”即提前准备好;“丽藻”则是指美好的诗文或词藻;“虚掷”则是指白白浪费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食物和文学的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于资源的珍惜态度。
  • [注释]:丰盛佳肴已摆好,华美诗词却未尽展魅力。

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

  • “左车”可能是指左边的人或事,“车”在这里可能是比喻或者代指某物;“右券”则是指右边的人或事,“吾敢责”则是指敢于承担起责任或挑战。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同角色的承担和对于责任的勇气。
  • [注释]:左边的人前来迎接,右边的承诺让我勇于承担。

闻说芼羹臛,芬香出邻壁。

  • “芼羹臛”可能是指一道简单的菜肴,“芬香出邻壁”则是指香气从隔壁邻居家飘出;“闻说”可能指听闻此事或消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邻里关系和谐以及邻里间的相互帮助的赞赏。
  • [注释]:听到隔壁传来鲜美汤羹的味道,邻家的香气弥漫四溢。

妇休机杼事,儿失刀椠职。

  • “妇休机杼事”可能是指妇女不再从事纺织等家务工作;“儿失刀椠职”则是指孩子们不再从事书写或雕刻等技艺工作。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职业的变迁以及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观察。
  • [注释]:妇女不再操持纺织之事,儿孙不再从事笔墨之艺。

何胶胶扰扰,而纷纷籍籍。

  • “胶胶”形容忙碌不停,”扰扰”指纷繁复杂;”纷纷籍籍”则是指许多人忙碌奔波的样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忙碌状态的感受及其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评论和思考。
  • [注释]:为何人们总是忙碌不停?又为何众生奔波不已?

携欲一往矣,继此方如织。

  • “一往”可能是指一次前往或一次行动;“方如织”可能指像织布一样密集有序。这两句诗表达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