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死弹丸,厥罪在啄粟。
翠鹄不近人,何为亦穷辱。
材为世所利,高下同僵仆。
能逃天地间,蠛蠓无不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学生在对诗句的赏析中要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归纳。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黄雀死弹丸,厥罪在啄粟。”意思是:黄雀死了像弹丸一样微不足道,罪过是啄粟。黄雀是小鸟,比喻地位卑微者的小人物,而啄粟是古代的一种小食,比喻微末的功业,这里诗人用“黄雀”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死”是死亡之意,这里指被贬,而“弹丸”是弹弓上发射的石子,形容黄雀虽小但危害不小。诗人通过这一组对比,揭示了小人得势的严重后果。

“翠鹄不近人,何为亦穷辱?”意思是:翠鸟远离人世,为什么还要遭受侮辱?翠鸟,即丹顶鹤,古人常以鹤来喻君子,诗人借翠鹊之不近人世来喻贤士不与小人为伍,而“亦穷辱”则说明贤士即使洁身自好也难以逃脱世俗的污蔑。

“材为世所利,高下同僵仆。”“材为世所利”是指贤才被世人所用,“高下同僵仆”是指贤才和庸才一起被埋没。这两句表明了贤才受到排挤,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之情。

“能逃天地间,蠛蠓无不足。”“能逃天地间”意为贤才虽然身处逆境,却也能超越尘世,摆脱世俗的束缚。“能逃天地间”与“无不足”相对,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胸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贤才遭受压抑的不满。

【答案】

示例:

(1)黄雀,象征小人物,地位低微;而“死”是死亡之意。

(2)“死”字,写出了黄雀虽小却危害不小的特点。

(3)“死”字,写出了小人物即使洁身自好也难以逃脱世俗的污蔑。

(4)“同”,表示同类,与上句的“死”呼应,表现出小人物和庸才一起被埋没。

(5)“无不足”意为贤才虽然身处逆境,却也能超越尘世,摆脱世俗的束缚。

(6)“无不足”与“能逃天地间”相对,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胸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贤才遭受压抑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