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后之淑,棫朴王之明。
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
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谁能弦且歌,为我发古声。

【注释】杂咏八首:乐府古题,指八首不同的诗歌。关雎:《诗经·国风·周南》篇名,后泛指男女间相互爱慕的诗。后之淑:贤良的淑女。王之明:贤明的君王。兔罝(jū):捕兔的网,比喻贤君。尚好德:仍崇尚品德。况:况且,何况。公与卿:指国君和朝廷大臣。行苇:《诗经·小雅·车翿》篇中“于以采蘩”中的“行苇”,“行苇”是芦苇丛生之地。敦然:纯朴的样子。遂其生:保全其性命。弦且歌:弹琴而歌唱。发古声:抒发古代的歌声。

【译文】《诗经·国风·周南》中有首诗叫《关雎》,是写一个贤良的淑女对贤明君王的爱慕之情。现在还有谁像那贤明的君王一样,崇尚品德呢?何况我们的君主是贤明的。我们应当向那些贤君那样,崇尚品德。像那贤君一样,崇尚品德的人,应该像那贤良的淑女一样,保全自己性命。我们应当向那些贤君一样,崇尚品德,弹奏琴瑟,歌唱古代的歌声。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君臣之间互相尊重、礼赞君王的歌咏之作。全诗从颂扬君王的品德、才能开始,到赞美君王的仁德,最后以歌颂君王的政绩作为结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诗人在歌颂君王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