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
邑屋如蚁冢,蔽亏尘雾间。
念此屋中人,当复几人闲。
鸡鸣起四散,暮夜相与还。
物物各自我,谁为贤与顽。
贱气即易凌,贵气即难攀。
愧予心未齐,俯首一破颜。
诗句释义:
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诗人站在高处,向北望去是太行山脉。这里的“放身”可能是指放下心中的束缚,而“千仞”则形容高度极高。
邑屋如蚁冢,蔽亏尘雾间:诗人看到周围的城市房屋如同蚂蚁般密集,这些房屋被尘雾所遮蔽,形象地描绘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忙。
念此屋中人,当复几人闲:诗人思考在这么多忙碌的人群中,真正能放松下来休息的人又有几人呢?这里的“闲”指闲暇、宁静。
鸡鸣起四散,暮夜相与还:描述了日出和日落时,人们开始忙碌,到了晚上又聚在一起。这里的“鸡鸣”和“暮夜”分别指的是日出和日落。
物物各自我,谁为贤与顽:诗人感叹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自我,无法用常规的标准去评价它们是否贤良或愚笨。这是对人性多样性的一种感慨。
贱气即易凌,贵气即难攀: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身份地位的看法。他认为,低贱的身份容易受到他人的侵犯,而高贵的地位却难以被攀附。
愧予心未齐,俯首一破颜:诗人感到自己的内心尚未达到平和的状态,因此低下头,露出了羞愧的笑容。这里的“破颜”意味着露出笑脸,表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译文:
站在景德塔的最高点,我向北方望着太行山。
我看到的是密集的屋宇如同蚂蚁一样,在这尘世之中显得渺小而脆弱。
在这繁忙的人潮中,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找到片刻的安宁?
日出时人群开始忙碌,日落时又聚集起来,他们的生活似乎总是充满了变化。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又怎能轻易地去评判它们的好坏?
低贱的身份容易被人侵犯,而高贵的地位却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我的内心还未能达到真正的平静与和谐,每当我感到困惑和不安时,都会低下头,露出羞愧的笑容。赏析:
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描绘了一个繁忙而复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忙碌地生活,不断地追求着成功和地位。然而,诗人却发现在这些忙碌的人们中,真正能放松下来休息的人并不多。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理解——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社会地位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诗中的“物物各自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性多样性的深刻认识。他认为每个人的性格、行为和思想都是独特的,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这种观点揭示了人类复杂多样的本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类本性的深刻洞察。
诗人通过描绘日出和日落的场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发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在忙碌地奔波着,仿佛时间从未停歇过。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的深刻认识。
诗人以“愧予心未齐”结束全篇,表达了自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向往。他意识到尽管外界环境复杂多变,但只要内心保持平和与和谐,就能够超越这些困扰,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景德塔上所见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人性和时间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表达情感和哲理的作品,也是一首具有启示意义的人生哲学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