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狂先生,隐翳世上尘。
材多不可数,射覆亦绝伦。
谈辞最诙怪,发口如有神。
以此得亲幸,赐予颇不贫。
金玉本光莹,泥沙岂能堙。
时时一悟主,惊动汉庭臣。
不肯下儿童,敢言诋平津。
何知夷与惠,空复忤时人。
【注释】
平原狂先生:指东方朔。东方朔,西汉辞赋家、文学家,字子高,平原(今山东聊城)人。武帝即位后,任待诏黄门,给以优厚待遇,但因不称职,屡遭贬谪。后被免为庶人,迁居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终于家中。其作品《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多讽刺权贵,表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和不满现实的心情。
隐翳世上尘:指在世间的世俗之中。翳,遮盖;尘,世俗之事。
材多不可数:才能出众,难以计算。
射覆:古代的一种博戏,以手取物,以物覆之,猜其形状或所含之物。
诙怪:言语滑稽怪异。
发口如有神:说话如同神灵附体,非常灵验。
亲幸:受宠信。
赐:赏赐,赐予。
金玉:指黄金与珍珠宝玉。光莹:光彩明亮。
泥沙:比喻平庸无奇的事物。
时人:当时的人。
何知夷:指孔子。夷,通“仪”,指礼法。惠,指老子的学说。孔子曾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夫殷周之礼,所损益可知也;与周异用者,犹有所未可肯定也。”
诋:诋毁。这里指攻击诽谤。
敢言:敢于直言。
诋平津:指对公孙弘的攻击诽谤。平津,即公孙弘的封地,在今山东聊城东阿县一带。
下儿童:意气相投的朋友,即同辈。
敢言诋:意为敢于直言攻击。
何知夷与惠:意为怎知孔子和老子的学说。夷,指儒家的礼法;惠,指道家的自然主义。
空复忤时人:白白的违背了时俗。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颂扬东方朔才华横溢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他才华的钦佩之情。
诗中通过描述东方朔的才学和他与世隔绝的性格特点,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通过对东方朔才华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诗中多次提到“材多不可数”和“谈辞最诙怪”,强调了东方朔的才能出众以及他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这些描写使得东方朔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诗中还提到了东方朔与世隔绝的生活和态度,以及他敢于直言的精神品质。这种独立的个性和正直的态度使他成为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
这首诗通过赞美东方朔的才学和个性特点,展现了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取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