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万乘师,孟轲犹不遇。
岂云贫与贱,世道非吾趣。
意行天下福,事忤由然去。
命也固有在,臧仓汝何与。
【注释】
万乘:指皇帝的马车,万乘之国。孟轲:即孟子,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师:同“师”,老师。
不遇:不被赏识。
贫与贱:贫穷和卑贱,指地位低下的人。
趣:意趣,情趣。
意行天下福:意即意志行动,天下有福,意即天下有福气,指为天下百姓造福。忤(wǔ):违逆不顺。由然去:自然而然离去。
命也固有在:命运也是存在定数的,这里指命运是注定的。臧仓:作者自称。
汝何与:你怎么能置之不理呢?
【赏析】
《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诗,诗人以自己的身世遭遇来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及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表现了深沉的人生感慨。
开头两句“位在万乘师,孟轲犹不遇”。诗人首先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仍未得到重用,就像古代的哲学家孟子一样得不到君主的任用,这反映了他怀才不遇的心情。
第三句“岂云贫与贱,世道非吾趣”,诗人进一步表明自己并不看重贫贱,而追求的是符合于自己志趣的“世道”。
第四、五句“意行天下福,事忤由然去”。“意行天下”就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和改变世界,也就是诗人所说的“为民请命”。但是,由于他的思想与世俗不合,因此,当事情违背了他的意愿时,他就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最后两句“命也固有在,臧仓汝何与”,诗人认为自己的命运是注定的,即使像臧仓那样被世人所不齿,也是无法改变的事。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然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并非真的完全消极避世,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