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
怀我平生友,山水异秦吴。
杖藜出柴荆,岂无马与车。
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
岂复求古人,浩荡与之俱。
客至当饮酒,日月无根株。

这首诗是《客至当饮酒二首》的第一首,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结屋在墙阴,闭门读诗书。——诗人在墙角搭建了一间小屋,每天闭门读书。

怀我平生友,山水异秦吴。——怀念着平生的朋友,他们身处山水异乡。

杖藜出柴荆,岂无马与车。——拿着拐杖走出柴门,难道没有马匹和车辆?

穷通适异趣,谈笑不相愉。——无论贫贱富贵,都适合不同的人生道路,谈笑之间不感到愉悦。

岂复求古人,浩荡与之俱。——不再寻求古人的风范,而是与他们一起逍遥自在。

日月无根株,江河有源流。——光阴如流水般流逝,却无始无终;大地上的万物都有它们的源头。

注释:

  1. 结屋:建房。墙阴:墙壁旁边。
  2. 闭门:闭门不出。读诗书:阅读经书。
  3. 怀:怀念。平生友:指老朋友。
  4. 杖藜(cí):拄藜杖。柴荆:柴门。
  5. 岂:难道。无:没有。
  6. 穷通:穷困和显达。适:适应。异趣:不同的志向或兴趣。
  7. 岂复:难道再。求:追求。
  8. 浩荡:广大无边。与之俱:与他们一起。
  9. 日月:指时光。无根株:没有固定的归宿。
  10. 江河:比喻时间。有源流:有源头和流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的生活和感慨岁月无常,表达了对人生态度和生活选择的思考。诗人以“结屋”开始,象征着自己远离世俗纷扰,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接着,他描述了自己闭门读书的场景,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尊重。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书本之中,而是时刻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和朋友的变化。
    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身处不同地域,但与朋友之间的感情依然深厚,他们有着共同的志向和目标。这种友情超越了物质的束缚,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出门时的情景,虽然没有华丽的马车和马匹,但他依然自信地走出了家门,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用“日月无根株”和“江河有源流”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生长,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延续性。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与古人一样的生活态度,即随遇而安、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和感受,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深刻理解。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个性,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