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路,居人送客西归处。年年借问去何时,今日扁舟从此去。
春风吹花落高枝,飞来飞去不自知。路上行人亦如此,应有重来此处时。
【注释】
书会别亭:指作者与友人在西城路的书会别亭相送。
居人送客西归处:指西城路,因为这里曾是居人送客的地点。此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西城路是送别朋友的地方,二是西城路是诗人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送别的朋友也很多。
借问去何时:借是请的意思,问是问的意思。
今日扁舟从此去:今天我要乘着扁舟从这里离去。扁舟是指小船。扁舟是古代一种轻便的小舟,这里泛指小舟。“从此”指从书会别亭出发。
飞来飞去不自知:形容落花随风飘荡,不知去向。
路上行人亦如此:指路上行走的人,也有像花一样飘然而至,又飘然而去的。
应有重来此处时:指明年春天,花还会再次开放,人们还会再来这个地方相聚。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下片抒发惜别的感情。
起句“西城路,居人送客西归处”,点明送别的地点是西城路。这句中的“西城”,既指西城路,也暗指诗人自己的家乡西城。诗人在家乡送别友人,自然引起无限眷念之情。次句“年年借问去何时”,写每年送别友人时总询问他的行程。第三句“今日扁舟从此去”,写今日要乘扁舟离去。这两句通过送别和离别两个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送别友人的惆怅心情。
过片二句“春风吹花落高枝,飞来飞去不自知”,以风为媒介,将落花比作飘忽不定的行人。春风中,花瓣随风飘舞,不知所终;行人则似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这两句以风喻人,以花喻事,生动地表现出了送别时的情景和心情。
最后两句“路上行人亦如此,应有重来此处时”,是全词的结语,也是主旨所在。诗人说,路上行走的人(包括他自己)也像那随风飘落的花一样,有时聚有时散,不知去向;而我们一定会再次来到这里,那时还会有重逢的时刻。这一结语既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对自己将来重返故里的期待,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