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鲍公山,山北鲍公水。高穴逗远源,泠泠落山嘴。
玉色与饴味,不可他味比。竹树四蒙密,翠藤相披靡。
漫郎昔少年,幽居得之此。临窥若有遇,爱叹无时已。
浮名未污染,永矢终焉尔。奈何中弃入长安,十载风尘化旧颜。
欢嚣满耳不可洗,此水泠泠空在山。
【注释】
鲍公:鲍照,南朝诗人。水:指山南的一条小溪。高穴逗远源:山间有个深洞。泠泠落山嘴:溪水流过山嘴的声音清脆悦耳。玉色与饴味:指溪水的甘甜像美玉一般。竹树四蒙密,翠藤相披靡:四周竹林树木葱茏茂密,绿草如茵。漫郎:闲散的读书人。幽居:隐居。爱叹无时已:常感叹时光流逝。浮名:虚名。未污染:没有玷污。永矢:永远保持。中弃入长安:指被朝廷征召到京城做官。十载风尘化旧颜:十年来历尽风尘沧桑,面容变得苍老。欢嚣满耳不可洗,此水泠泠空在山:耳边充斥喧嚣嘈杂的声音,无法洗净心灵,清冷的溪水也显得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写隐逸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惜之情。前六句写鲍公水之景,后两句抒发作者的感情。全诗以写山水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珍视之情。诗中“高穴逗远源”、“竹树四蒙密”等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而诗人对这种美景的赞美之情,则通过“玉色与饴味”、“不可他味比”等诗句表达出来。最后一句“永矢终焉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眷恋之情,希望永远保持这份美好。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