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
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
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
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
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
【注释】
- 咏风: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风抒发诗人的感慨。起句写风从何处来;以下写风向何方去;最后写风为何而鸣。
- 北海、南海:古代以北极星附近为北,天极附近为南,因此把北极附近的地区称为“北海”,把南极附近的地区称为“南海”。这里是比喻风来自北方。
- 号:叫。这里是拟人化手法。
- 唱:应和、响应。这里是拟人化手法。
- 息:停止鸣叫。这里也是拟人化手法。
- 妄:无稽之言,空话。这里是反问语气,表示怀疑。
- 云将:指风向云请教,因为风常从云中经过。
【赏析】
此诗是作者自注的一篇题序,用四言体写成,每句四字,平仄相对,对偶严谨,音节铿锵,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全诗以咏物抒情为主,托物寓意,寄意深远。
首联“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两句,点明风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既交代了时间(从北海到南海),又交代了地点(北海、南海)。“起”、“至”二字,一气呵成,写出了风的气势。
颔联“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两句,写诗人对风的询问。“问”字,表明了这是在咏风。这二句是设问句,但并不显得呆板。因为前一句是“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已经隐含着一个答案;而后一句又是“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又暗示出另一回事。这样,诗人通过设问,就把风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了。
颈联“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两句,是对风的进一步解释。“遣”、“应”两字,都是动词,说明风有意志,有自己的主张。这两句,既是对前两句的回答,又是对后两句的解释。
尾联“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两句,是诗人对风的总结。意思是说:“你什么时候才会停止鸣响呢?”“汝作无乃妄”,是反诘句,意思是说:“你的鸣声是没有根据的。”这两句,既总结了前两句的意思,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诗歌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二是采用了问答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