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曾驻锡,规矩旧丛林。
飞鼠殿堂古,灵鳗井穴深。
磬声来竹外,塔影卧池阴。
幸有相知客,时时过我吟。
宝林寺
支公曾驻锡,规矩旧丛林。
飞鼠殿堂古,灵鳗井穴深。
磬声来竹外,塔影卧池阴。
幸有相知客,时时过我吟。
译文:
在支道林曾经住过的宝林寺里,一切都保持着原有的规矩。飞鼠的殿堂历史悠久,灵鳗的井穴深邃幽静。从竹林中传来的磬声,仿佛能听到寺庙深处的回响;寺庙的塔影倒映在水中,显得十分宁静。幸好寺中有相熟的朋友来访,他们时常来到我的住处,与我一同吟诗作对。
注释:
- 支公:指晋代僧人支道林,曾在宝林寺住过。
- 驻锡:佛教用语,意为和尚在某处暂住修行。
- 丛林:指丛林寺院,泛指佛寺。
- 飞鼠:指寺庙中的老鼠,这里借代寺庙。
- 灵鳗:佛教用语,指佛经。
- 磬声:指寺庙中敲击磬的声音。
- 竹外:指竹林之外。
- 塔影:指寺庙塔楼的影子。
- 相知客:指与作者相识并常来拜访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宝林寺的诗作,通过对宝林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宝林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寺庙的古老和庄严,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赞美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