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风杨柳绿丝长,过雨桑麻沃以光。
联骑不妨多载酒,看花无用更烧香。
望穷岩电搜诗眼,愁转车轮感别肠。
胜集清游定何处,它年曲水记流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和表现手法即可判断出答案,注意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萦风杨柳绿丝长,过雨桑麻沃以光”的意思是:春风拂动的杨柳绿丝长长,经过雨水滋润的桑麻更显光亮。这两句是写春天的景色。诗人通过描写杨柳、桑麻、春雨等景物来渲染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氛。其中,“萦风杨柳绿丝长”,“萦”,回绕;“萦风”,即回风绕树。这句的意思是,杨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长长的柳丝随风飘荡;经过春雨的滋润,田野上的桑麻更加茂盛。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联骑不妨多载酒,看花无用更烧香”的意思是:骑着马儿不妨多携带一些美酒,看花了也无须再用香薰来增添情趣。这两句是写游春时的惬意心情。诗人骑马出游,看到满园春色,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里的“春眠”“啼鸟”与上文中的“春日”相呼应,写出了诗人在春天里愉悦的心情。同时,诗人还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这里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的青春易逝,而美好的时光却像春蚕一样默默地为国效力,为民族献身。因此,他不禁感慨地说:“骑牛何惜三冬暖,将谓燃萁谷底薪(唐·李商隐《咏物》)。”这里的“三冬暖”指的是冬天取暖,而“谷底薪”则是指燃烧柴草取火做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之情。
“望穷岩电搜诗眼,愁转车轮感别肠”的意思是:我站在山崖边远眺,想寻觅那灵感迸发时的目光,但眼前只有滚滚的车轮和滚滚的车流,让人感到离别的痛苦。这两句是写诗人在游山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诗人站在山崖边远眺,希望能找到灵感迸发时的目光,但是眼前的景色让他感到迷茫。这里的“望穷岩电”指的是遥望远方的景象,而“穷岩电”则是指遥远的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游山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同时,诗人还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里的“更上一层楼”表示人要不断地向上攀登才能看得更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不断进取的精神的追求。
“胜集清游定何处,他年曲水记流觞”的意思是:美好的聚会在哪里举行呢?以后我们还要在这里举行曲水流觞的宴会!这两句是写诗人对游山活动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在游山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最后,诗人希望在未来能够再次举办类似的聚会,共同度过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郊行即事》,是郭希鲁在郊游时即兴所作。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自己在游春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春天的景色。诗人通过对春风中的杨柳、雨后的桑麻以及春雨的滋润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这种描绘不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且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句是对游春过程中心情变化的描写。诗人骑着马儿游览着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满园春色,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里的“春眠”“啼鸟”与前文中的“春日”相呼应,写出了诗人在春天里愉悦的心情。同时,诗人还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的青春易逝,而美好的时光却像春蚕一样默默地为国效力,为民族献身。因此,他不禁感慨地说:“骑牛何惜三冬暖,将谓燃萁谷底薪”。这里的“三冬暖”指的是冬天取暖,而“谷底薪”则是指燃烧柴草取火做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之情。
第五、六句是写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诗人站在山崖边远眺,希望能找到灵感迸发时的目光,但是眼前的景色让他感到迷茫。这里的“望穷岩电”指的是遥望远方的景象,而“穷岩电”则是指遥远的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游山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同时,诗人还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更上一层楼”表示人要不断地向上攀登才能看得更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不断进取的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以及在游春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唐代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