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谈笑取侯封,清旷宁容雅志从。
上圣急贤齐舜禹,群公引类迈夔龙。
非材似我十围栎,有用如君千丈松。
邂逅相逢辱倾盖,能令瓦釜配黄钟。
【解析】
1.“和梁宏父二首”:这是诗人与梁宏父的两首唱和诗。“梁宏父”是诗人的朋友,两人曾一同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梁宏甫被授为大理评事,诗人作此赠别。
2.“时来谈笑取侯封,清旷宁容雅志从”:时运来了就谈笑自如地取得侯爵封赏,超然物外的情怀不改变。
“上圣急贤齐舜禹,群公引类迈夔龙”:上圣(指唐玄宗)急于求得贤才,就像当年虞舜、大禹一样,而各位朝中官员则像夔(一种神话中的神龙)和龙一样,都争相推荐人才。夔、龙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之臣,比喻贤才。
3.“非材似我十围栎,有用如君千丈松”:你(梁宏父)并不是什么高才,但正如我(诗人)周围那些围有十丈粗大的栎树一般,你有用的地方正像这千丈高的松树一样。
4.“邂逅相逢辱倾盖,能令瓦釜配黄钟”:偶然相遇却蒙受您的抬举,使我这口破瓦做的锅也能配得上您那珍贵的黄钟。
【答案】
译文:
时机到了谈笑间就可以取得侯爵封赏,我清高旷达的志向不会改变。上圣急于求得贤才,就像当年的虞舜、大禹一样;各位朝中官员都像夔龙那样争相荐举人才。我不是什么高才,但正如我周围的那十围粗大的栎树一样,你有用的地方正像这千丈高的松树一样。偶然相遇却蒙受您的抬举,使我这口破瓦做的锅也能配得上您那珍贵的黄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天宝六载(747)与好友梁巨甫同赴京城应举后,于七载春返长安途中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爆发,国难当头,诗人怀着忧患意识写诗寄意,表达对国难的忧虑之情和渴望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愿望。
首联“时来谈笑取侯封,清旷宁容雅志从”,写自己面对风云变幻的世情,仍然保持着清高的节操。颔联“上圣急贤齐舜禹,群公引类迈夔龙”两句,写玄宗对英才的渴求,以及朝廷中许多贤人纷纷出仕。颈联“非材似我十围栎,有用如君千丈松”,诗人自比栎树,以栎树喻己,言自己的才能不足,但有栋梁之用。尾联“邂逅相逢辱倾盖,能令瓦釜配黄钟”,写朋友对自己赏识有加,自己感到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