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称儒雅擅青徐,今见君侯信不虚。
报政未容更绣水,除书先已易桐庐。
郡邻帝所旋趋召,地切家山勿恋居。
千乘来迎催去急,邦人何计挽行车。

注释:

  1. 世称儒雅擅青徐:世人称赞你以儒学闻名,擅长于青州、徐州一带的治理。
  2. 今见君侯信不虚:现在看到你确实名副其实,不会是空有其名。
  3. 报政未容更绣水:你向皇帝汇报政事时,不允许更改绣水县。
  4. 除书先已易桐庐:你已经被任命为桐庐县的知州。
  5. 郡邻帝所旋趋召:你的郡府邻近皇帝居住的地方,随时都可能被皇帝召唤。
  6. 地切家山勿恋居:你的家乡就在桐庐附近,不要因为留恋家乡而不愿意去。
  7. 千乘来迎催去急:有千辆车的人马前来迎接你赴任,催促你去的非常急促。
  8. 邦人何计挽行车:百姓们用什么办法才能挽留住你呢?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郑深道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对他的评价,表达了对郑深道的高度赞扬和对他的期望。

诗的前两句“世称儒雅擅青徐,今见君侯信不虚”是对郑深道的赞誉。他以儒学闻名,擅长于青州、徐州一带的治理,这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赏。而诗人在这里也表达了对他高度的评价,认为他的确名副其实,不会是空有其名。

“报政未容更绣水,除书先已易桐庐”则是说,他在向皇帝汇报政事时,不允许更改绣水县,他已经被任命为桐庐县的知州。这进一步证明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工作的敬业。

“郡邻帝所旋趋召,地切家山勿恋居”表达了郑深道对自己家乡的感情。他的郡府邻近皇帝居住的地方,随时都可能被皇帝召唤。但他并不因此而留恋家乡,反而表示要离开,这体现了他的忠诚和责任感。

最后一句“千乘来迎催去急,邦人何计挽行车”,则是对郑深道即将离去的感慨。千辆马车的人前来迎接他赴任,催促他去的非常急促。百姓们用什么办法才能留住住他呢?这是对郑深道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郑深道的评价和描述,表达了人们对他的赞美和期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