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懒成癖,贪此林泉幽。
谁令吴中来,两月乘江流。
阖门十日雨,不得历虎丘。
读子灵岩诗,还复令我愁。
想见韦左司,拥骑当年游。
山中雨新霁,绿树鸣莺稠。
乘兴自不恶,金风飒清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和韦苏州游灵岩山寺时,写给言上人的诗作。

我们来看第一句:“我老懒成癖,贪此林泉幽。” 这里,“我”指的是作者自己,他自比为“老”,形容自己的年岁已经很大了,但仍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种“懒成癖”的习性让他更加喜欢自然中的宁静与美好。而“贪此林泉幽”则表达了他对林泉之美的深深眷恋和追求。

第二句:“谁令吴中来,两月乘江流。” 这里,“谁令”可以理解为“谁让我”或者“为何让我”。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和兴奋之情。他之所以来到吴中(即今天的苏州),是因为被那里的山水所吸引,想要一睹其美丽的景象。同时,他还提到了“乘江流”这个细节,暗示了旅途的顺遂和心情的愉悦。

第三句:“阖门十日雨,不得历虎丘。” 这句话描述了由于连续的降雨,使得整个家庭都被困在家里,无法外出游览。这表达了作者对外出游玩的渴望,以及因天气原因而不得不改变计划的无奈。

第四句:“读子灵岩诗,还复令我愁。” 在这里,“子”应该指的是韦苏州,也就是韦应物。这句诗表达了读到韦苏州的诗作后,作者的心情变得忧愁起来。可能是因为诗中有某种情感触动了他,使他产生了共鸣或者感慨。

接下来的五句,分别描写了山上的自然景色和游山的经历:

第六句:“想见韦左司,拥骑当年游。”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想象着韦苏州当年骑马游历的样子,充满了浪漫和怀旧的情感。这里的“韦左司”可能是指韦应物的官职或身份,而“拥骑当年游”则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七句:“山中雨新霁,绿树鸣莺稠。” 这是对山中雨后景象的描写:雨刚刚停止,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鸟儿欢快地唱着歌,在枝头跳跃。这里的“新霁”、“绿树”、“鸣莺”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作者在山中游览的心情:

第八句:“乘兴自不恶,金风飒清秋。” 这里,“乘兴”表明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心情愉快,没有感到厌恶。而“飒清秋”则描绘了秋天的清凉和宜人。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