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振林霏,攲枕听檐溜。
饥肠欲雷鸣,病耳忽牛斗。
自嗟兵火馀,十载困淮右。
崎岖穷水石,邂逅遍岩窦。
山游杂麋鹿,野处狎猿狖。
那知膏粱肥,但觉蔬笋瘦。
宝林吾北邻,晨夕钟鼓奏。
疏篁玉森列,樛木弓半彀。
来为圣人祝,歌呗发清昼。
归馀雨脚稀,溪流静如漱。
这首诗是苏轼为源上人所写的一首赠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解衣振林霏”,意思是解开衣服,让清凉的树林中的雾气散去。
- “攲枕听檐溜”,意思是斜倚枕头,聆听屋檐下流水的声音。
- “饥肠欲雷鸣,病耳忽牛斗”,意思是饥饿的肚子好像要爆炸一样,生病的耳朵突然听到了牛和斗的声音。
- “自嗟兵火馀,十载困淮右”,意思是自己感叹过去战乱之后,已经十多年没有安顿下来。
- “崎岖穷水石,邂逅遍岩窦”,意思是在艰难困苦中行走于山石之间,偶然间遇见了岩石上的洞穴。
- “山游杂麋鹿,野处狎猿狖”,意思是在山林中游玩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如麋鹿、猴子等。
- “那知膏粱肥,但觉蔬笋瘦”,意思是不知道那些享受着富贵生活的人是多么的肥腻,而只觉得那些粗茶淡饭的食物是多么的清苦。
- “宝林吾北邻,晨夕钟鼓奏”,意思是我的邻居是一个宝林寺,每天都有僧人敲钟念经。
- “疏篁玉森列,樛木弓半彀”,意思是稀疏的竹子排列得如同玉石一样整齐,弯曲的树枝伸展开来像拉满弓弦一样有力。
- “来为圣人祝,歌呗发清昼”,意思是我前来为圣人祈福,唱诵经文以清净白天。
- “归馀雨脚稀,溪流静如漱”,意思是回家后余下的雨点已经很少,溪流平静得像是在漱口。
这首诗通过描绘源上人在东坡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战乱的无奈和对现在安宁生活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