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明光来,十里得永福。
山中何所有,离离见疏竹。
前人目琅玕,用意良不俗。
谁能对此君,蔬饭贱粱肉。

黄顿琅玕山永福院

黄顿:地名,在今江西九江附近。 琅玕:一种美玉。

我从明光来,十里得永福。

明光:县名,汉时置,治所在今日安徽蒙城东南。永福: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西九江西南。

山中何所有,离离见疏竹。

离离:稀疏的样子。疏竹:竹子疏落。

前人目琅玕,用意良不俗。

前人:古人。 目:看,指欣赏、评价。

用意:用心。 良:实在是。不俗:不平凡,不俗气。

谁能对此君,蔬饭贱粱肉。

此君:指作者自己。 蔬饭:粗粮做的饭。 梁肉:精美的肉类食品。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庐山的一个风景点——黄顿琅瑽山永福院。

首联“我从明光来,十里得永福”,开篇即点明地点,并交代了来由。“从明光来”表明诗人是从九江出发的;“十里得永福”,是说诗人一路跋涉,走了十里路才到达目的地。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着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也暗示出了诗人对于这次游览之旅的期待。

颔联“山中何所有,离离见疏竹”,直接进入主题,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这句诗中的“何所有”指的是庐山山上没有其他的东西。然而,正是在这没有其他东西的地方,却能见到稀疏而又美丽的竹子。这里的“离离”形容竹子的稀疏,而“见疏竹”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庐山上看到的景象。

颈联“前人目琅玕,用意良不俗”,进一步展开了对庐山的描述。这里,诗人引用了前人的赞美之词,表达了自己对于庐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出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作品的独特之处的认识。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庐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且也展示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

尾联“谁能对此君,蔬饭贱粱肉”则是诗人对读者的一种呼唤和期许。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庐山的美,也能够像他这样用心去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骄傲和自信,而且也体现了他对读者的关心和期望。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于艺术创造的执着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自然,充满了对庐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