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誉望不可攀,香山之后传香岩。
香岩硉矹耸人目,香岩秀气超尘凡。
香岩之风清可掬,终日哦松适幽独。
愧我无能老杜门,何时一笑披青云。

寄白香岩县丞

王之道

香山誉望不可攀,香山之后传香岩。

香岩硉矹耸人目,香岩秀气超尘凡。

此诗通过描绘香山之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及未来成功的期盼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谦逊及对未来的憧憬。全诗语言精炼,意象生动,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是宋代诗歌中难得的佳作。

注释:

  • 香山誉望:指香山因其名胜古迹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声望。
  • 香山之后传香岩:表示香山下的香岩因其独特之处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 香岩硉矹耸人目:形容香岩的山岩奇特,高耸入云,使人瞩目。
  • 香岩秀气超尘凡:赞美香岩自然风光的秀丽,超越尘世,显得超凡脱俗。
  • 香岩之风清可掬:形容香风清新宜人,令人心旷神怡。
  • 终日哦松适幽独:描述在香山之中,诗人整日吟咏松树,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
  • 愧我无能老杜门:自称惭愧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进入大诗人杜甫的门下,表达自谦之情。
  • 披青云:意指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如同披上青云一般直上云霄。

赏析:

《寄白香岩县丞》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这首诗以香山为背景,描绘了香山的自然美景以及香岩的独特风貌,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于友人才学和未来的期待与祝愿。诗中的“香岩”一词不仅指实际存在的山岩,更象征着高尚的德行和非凡的才华。王之道在此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使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诗的开头两句“香山誉望不可攀,香山之后传香岩”便设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一种高山仰止、敬仰不已的情感。这里的“香山誉望”不仅指的是现实中的名山香山,还隐喻了诗人心中的崇高追求和理想境界。紧接着,“香岩硉矹耸人目,香岩秀气超尘凡”这两句则具体描述了香岩的壮观景象,通过“硉矹耸人目”形象地表达了香岩的高耸入云,“香岩秀气超尘凡”则赞美其自然之美超越了尘世的纷扰。

接下来的四句“香岩之风清可掬,终日哦松适幽独”,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香岩中所体验到的自然美及其带来的内心平静。这里,“清可掬”形容空气清新至极,仿佛可以用手捧起;“哦松适幽独”则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远离喧嚣,独自享受静谧。

最后两句“愧我无能老杜门,何时一笑披青云”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他对自己才能的自觉认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能有所成就的渴望。这里用到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典故,杜甫被尊称为“诗圣”,其诗作影响深远。王之道以此自谦,表达了自己虽不如杜甫那般伟大,但也希望能有朝一日像杜甫那样取得辉煌的成就。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探讨,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映射出诗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王之道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出这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