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竹太踠跧,一鞭忽伸脚。
穿石作斜势,朝宗意穆若。
片绿吐新梢,员粉露残箨。
今年造化深,稚子六七作。
群居不嫌密,独步岂疏略。
是为石笋瑞,不负岁寒约。
清标凛三世,有倡不予酢。
谁与共栽培,莫至风声落。
怀古不成寐,伤今政作恶。
纵有题诗人,人面定非昨。

【注释】

丛竹:丛聚的竹子。踠:弯曲。伸脚:伸长。

穿石:穿破石头,形容生长迅速。作:写。斜势:倾斜的势头。朝宗:归向朝廷,比喻成长茁壮。

片绿:新发的嫩绿。吐:吐出。梢(shāo):树梢。员粉:圆而白的笋壳。露残箨:露出的竹笋壳。

今岁:今年。造化:天意。深:高峻、高大。稚子:小竹子。六七:数词。指多。

群居不嫌密:成群结队地在一起,不怕拥挤。

独步岂疏略:孤行于世,并不显得疏远。

石笋:一种岩石。瑞:吉祥之物。

清标:高洁的风范。凛:照耀,照耀。三世:三代。有倡予酢:有来有往,互相往来。倡:同“唱”。酢(zuò):应答。

谁与共栽培:没有人与我共同培养。

莫至风声落:不要被风吹落。

【赏析】

此为咏物诗。全诗以竹喻人,借咏竹表现诗人的志向和情怀。前半部分描写竹子的生长情况,后半部分抒写自己的情怀志向和对时政的不满。诗中用典丰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联起句说:“丛竹太踠跧”,意思是竹林长得非常茂盛,直译过来就是竹林里的竹子弯弯曲曲,伸展得很长。“踠”字用得极好,既写出了竹枝的弯曲程度,又表现出竹子的生长态势——一鞭长鞭似的向前延伸。一个“踠”字,把竹子的生长速度和姿态描绘出来,生动形象。颔联是第二句,“穿石作斜势,朝宗意穆若”,“穿石”是说竹子生长的速度之快,就像穿透了石头一样,“作斜势”是说竹子生长的姿态,既有斜势也有直势,“穆若”则表现竹子生长的气势,像庄严的天子在朝见皇帝一样。颈联是第三四句,“片绿吐新梢”,“片绿”即竹叶,“新梢”是说竹叶刚刚发芽,冒出了新的枝梢。“吐”字则表现了竹叶的生长状态,“朝宗意穆若”则是说竹叶的生长方向是向着天空伸展,就像在朝见天上的神灵一样。尾联是最后一联,是第五六句,“是为石笋瑞”,意思是这些竹子就像石笋一样,有着吉祥的意义,“不负岁寒约”,意思是它们不会辜负自己坚韧的本性和坚持到底的决心。“清标”二句是第七八句,“清标”是高洁的意思,“凛三世”则是说这样的品质光照着三代人,“有倡不予酢”则是说这样的品格值得人们效仿,“倡予酢”在这里是说有来有往的意思。尾联是第八九句,“谁与共栽培”,这里是疑问句的反问形式,意思是谁能和我一同培育这些竹子呢?最后两句是第十十一句,“莫至风声落”,意思是不要让它随风飘落在地上。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竹子,但其中蕴含的意象丰富,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