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患常不学,不学常罔然。
学成安所施,用舍系诸天。
孔孟去已久,寥寥泣遗编。
斯道未易为,今古如同年。
【注释】
士患常:士人常有的忧虑是常常不学习。
罔然:茫然不知所措,指无所作为或不知道该做什么。
安所施:用什么来施展自己的才能。
系诸天:取决于上天。
孔孟去已久:孔子和孟子已经去世很久了。
遗编:遗留下来的典籍。
斯道:此道理。这里指儒家思想。
易为:容易做。
今古如同年:今天和古代像一年一样长。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读书人应如何学习的诗。
“士患常不学”,意思是说,读书人常担心自己不学习。这反映了当时读书人的普遍心态,他们常感到不安和焦虑,怕自己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不学常罔然”中的“罔然”表示茫然、不知所措,说明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陷入一种迷茫和无助的状态。
第三句“学成安所施”表明,如果学成了,那应该用什么来施展自己的才能呢?这是对读书人的一种期待与挑战,也是对读书人自身能力的考验。只有学有所成,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和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接下来四句“用舍系诸天”,“系诸天”意味着决定一切的关键在于天意,也就是说,个人的命运和前途掌握在天命手中。这里的“天”并非字面上的天气或自然界,而是比喻命运和机遇。这反映了古代读书人对于命运和机遇的依赖,他们常认为,个人的一生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命运和机遇,而非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孔孟去已久,寥寥泣遗编。”这句表达了对孔门弟子(即孔子的学生)的怀念之情,因为孔子和孟子等儒家学者已经离世很久,他们的教诲和思想已经成为了历史的遗产。然而,这些遗产仍然在流传下来,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料。这体现了儒家学者对于传承和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斯道未易为,今古如同年。”则进一步强调了儒家思想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这里的“斯道”指儒家思想,而“如年”则是表示时间漫长,难以改变的意思。这反映了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普遍的真理和智慧,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能为人们提供指导和启示。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不断学习和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