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后之淑,棫朴君之明。
兔罝尚好德,况乃公与卿。
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谁能弦此歌,为我发古声。

【注释】

杂诗:一种形式自由的诗歌。关雎,《诗经·周南》篇名。后之淑:指后来的贤人淑女。《尚书·益稷》:“帝乃降观四方,而设囿,择元鸟。”后之淑即指后来的贤人淑女。棫(yù)朴,《诗经•小雅•大东》:“芃芃棫朴,薪之槱之。”这里指贤明的君主。君之明:指贤明的君主。兔罝(zhū),《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兔罝,椓椓兔罝。”兔罝是打猎用的竹篱。尚好德:犹尚且喜好德政。公与卿:公,国君;卿,卿大夫。这里指贤明的君主和卿大夫。彼行苇,指芦苇中的野草。敦然遂其生,敦然,顺从的样子;遂,通“猝”,突然;生,生长。这里指芦苇中的野草,忽然之间就生长了。弦此歌,弹拨着这首歌曲。为,动词,弹奏。发古声,抒发古代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抒志的抒情诗。诗人在赞美贤明的君主和卿大夫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全诗四节,每节八句,前四句写贤明的君主和卿大夫,中间两句写野草的迅速生长,最后四句写自己愿为贤明的君主和卿大夫弹奏歌曲,抒发古代的声音。诗中以野草的生长比喻贤人、君子的崛起,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