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南山阿,归耕南山下。
食苦心无虞,守约自闲暇。
出处皆有义,在理无用讶。
今人举一隅,何足语学稼。

【注释】

南山:指家乡的山,这里泛指故乡。

采薇:采薇菜,即采薇。古代的一种野菜,可食。

归耕:返回故乡耕种。

守约:恪守自己的诺言或节操。

在理:按道理讲。

今人:当代的人。

举一隅:举出一个方面。

【赏析】

《不愿渔》,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孟郊是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困顿失意,但始终不向命运屈服,其诗歌以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为主要内容,诗风质朴沉郁,有汉魏古诗遗风,语言凝练而形象鲜明。《不愿渔》便是一首写自己志在田园而不求仕进的作品,表达了诗人淡于仕途、甘于贫苦、乐于农事的思想。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个层次:“采薇南山阿,归耕南山下。”“食苦心无虞,守约自闲暇。”“出处皆有义,在理无用讶。今人举一隅,何足语学稼。”

首两句“采薇南山阿,归耕南山下”交代自己远离官场,回归故里,从事农耕。“西山”即终南山,在长安西北。采薇,取薇菜。采薇菜时,正值深秋初冬,天气寒冷,所以孟郊说:“食苦心无虞”(心里想着的是苦楚)。“归耕南山下”,表明了作者的退隐之心。“守约自闲暇”一句,表现了他清高孤洁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他追求的高尚精神境界。“守约”即恪守节操,“自闲暇”即不受世俗纷扰。这两句诗意虽平淡,却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第三句“出处皆有义”承上启下,承接第二句中的“归耕南山下”,指出归隐并非消极遁世,而是出于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在理”是合乎常理的意思。“有用”是指对社会有用,“无用”是指对社会无用。“在理”句,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和行为准则。“无用”句进一步说明他的处世原则和人生选择。

第四句“今人举一隅”是对前两句的解释和发挥。“今人”指当时的一般人,“举一隅”指只看到一点,未及其余。“何足语学稼”意谓这些人见识短浅,不足与言学稼之事。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内涵深刻,富有哲理;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诗人的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