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虾无所能,动辄困人得。
蛟鲸能则乖,覆舟取人食。
龟鳖能谓殊,刳剥同一剧。
龙不入网罗,亦不为人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能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然后根据题目的提示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理解,最后结合作者的情感进行赏析即可。

“杂诗效孙莘老”的意思是:模仿孙莘老的作品写一些闲杂诗,以供娱乐之用。“杂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号。“效”是“模仿”,仿作;“孙莘老”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号。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写道:“近为《长短句》,盖学其词而体不称也。”可见,苏轼的“杂诗”即指他所作的诗词,而辛弃疾则只是效仿而已。

【答案】

示例一:

鱼虾无所能,动辄困人得。

译文:水中的鱼儿虾儿没有什么本领,动不动就给人带来麻烦。

注释:

鱼虾无所能:无什么本领。

动辄:动不动就。困人得:使人感到困扰。

赏析:

此联两句从字面上讲是说水中的生物没有多大的能力,但细读之下,却有另一层意思。因为鱼儿、虾儿等水族动物,常常给人们带来麻烦,如鱼虾泛滥造成水灾,鱼儿咬人导致疾病等等。因此,这实际上是说这些水族动物经常惹人讨厌,让人感到烦恼。

示例二:

蛟鲸能则乖,覆舟取人食。

译文:龙蛇之类能够兴风作浪,就会翻船淹死人。

注释:

蛟鲸:泛指能兴风作浪的大鱼大兽。能则乖:能够兴风作浪。覆舟:翻船,比喻灾难。取人食:淹死、害死人。

赏析:

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阐释。龙蛇之类兴风作浪,往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翻船溺水等,因此说“能则乖”。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反面事例来突出正面事物的特征,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示例三:

龟鳖能谓殊,刳剥同一剧。

译文:乌龟和甲鱼虽然都能生活在水中,但它们被宰杀后所受的伤害却是一样的严重。

注释:

龟鳖:泛指乌龟和甲鱼。殊:特殊,不同。刳剥:剖开、剥去外面的皮或肉。同一剧:一样的残酷。

赏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乌龟和甲鱼虽然都能生活在水中,但是当人们要宰杀它们的时候,所受的痛苦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它们的生命一样宝贵,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示例四:

龙不入网罗,亦不为人识。

译文:龙不会进入捕猎工具的网中,也不会被人认识。

注释:

龙不入网罗:指龙不会落入捕猎的工具网中。亦:也。亦不为人识:也不会被人们认识。

赏析:

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释。龙虽能兴风作浪,但却不会被捕捉到网里去,不会被人所识别,这说明了龙的神奇之处以及人们对它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