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僻唯宜静,栊疏巧受寒。
衾光宵献白,炉火昼无丹。
潦倒投僧梵,依稀似宰官。
一钱不停蓄,却喜布囊宽。
【注释】:
屋僻(bì):房屋幽静。和伯氏:指和仲文、伯文,是作者的侄子。
惟宜静:只有适宜安静。栊(qióng):窗格。疏:稀疏。
衾(qīn):被。光:通“缸”。宵献白:晚上向佛敬献白色的东西。
昼无丹:白天没有红色的灯芯。
潦倒:失意困窘。投僧梵:投靠僧人。
依稀似宰官:像做县官的样子,但语气中却透着无奈。
一钱不停蓄(jù):一文钱也没有停蓄,即家贫如洗。
布囊宽:用布做的口袋又宽又大。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侄子生活处境的同情与关切,以及自己对侄儿的爱护之心。开头两句写侄子居处之幽静;次二句写侄子居处之寒冷;三、四句写侄子在贫困中仍不忘虔诚向佛;五、六句写侄子虽穷困潦倒而不失为清高之士;末两句写诗人对侄子的关心及自己的爱怜之情。
前四句,先写居处之幽静,再写居处之寒冷,突出了居处环境的恶劣。“惟宜静”是说只有适宜安静。这里既点明居处的环境,也表现了侄子的心境。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居处环境的特点,而且通过描写侄子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他的生活处境,使读者从他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他的精神面貌。
诗人写他给侄子送来的被褥,以表现他的关怀之情。“衾光”句,说明被子是用白色的布做的,这是很普通的用品。然而诗人却把它作为珍品献给侄子,可见他对侄子十分亲爱。“炉火”句,说明侄子家的炊事用具简陋,甚至没有红色的灯芯。然而诗人却劝他白天不要点灯,以免浪费燃料,这更显出他对侄子的体贴关怀。
最后两句,写侄子虽身处困境而不气馁,反而显得有志气。这里,诗人把侄子的精神状态比作做县官一样,虽然地位低下,但并不失其尊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侄子精神境界的赞赏。
表达了作者对侄子不幸遭遇的深切关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对侄子的深情厚意。诗人在写作上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渲染,使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