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膏粥饭蚕师,轻薄儿童觅彩衣。
游骑但知夸艳丽,祠门直莫叹寒微。
东城南陌春迷眼,逐马随车醉未归。
莫怪老翁闲坐久,鬅鬙灯火照柴扉。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情感,最后指出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法。
“谁将膏粥饭蚕师”意思是:是谁把美味的饭菜喂了蚕?这是诗人自问。“膏粥”“饭”是养蚕的食物,“蚕师”“食”是养蚕的行当,“是谁”“何人”等词是疑问代词,“谁”是诗人的反问。
“轻薄儿童觅彩衣”意思是:那些不务正业的小孩子到处寻找彩色的新衣服穿着。“轻薄”指浮华、轻佻,“儿童”是小孩子们,他们“觅彩衣”是为了装点门面,以显富贵。
“游骑但知夸艳丽”意思是:骑马的游人只追求艳丽的色彩。这一句是说游人只知道炫耀自己的华丽,却不知道这种华丽背后的代价是什么。
“祠门直莫叹寒微”意思是:在祠堂门前的街道上,不必因为自己地位卑微而感到难过。“祠门”是祭祀祖先的庙门,“直”是街道的意思,“莫叹寒微”是不要感叹自己地位低微,要看到自己的优点。
“东城”是洛阳城东的一个地方,这里借指洛阳,“春迷眼”意思是春天的景色令人陶醉,使人眼花缭乱,“迷眼”形容景色美好。“逐马随车醉未归”意思是:骑着马追逐着马车,醉醺醺地没有回家去。
“莫怪老翁闲坐久”意思是:别责怪我这个老头儿悠闲地坐着,“闲坐”指悠然自得的样子。“鬅鬙”形容头发蓬松凌乱的样子,“灯火照柴扉”意思是:明亮的火光照着柴门。这一句的意思是:老人悠然自在的样子,就像这明亮的灯光照在柴扉上一样,显得那么温馨、宁静。
【答案】
谁将膏粥饭蚕师
谁把美味的饭菜喂了蚕?
轻薄儿童觅彩衣
那些不务正业的小孩子到处寻找彩色的新衣服穿着。
游骑但知夸艳丽
在祠堂门前的街道上,不必因为自己地位卑微而感到难过。
祠门直莫叹寒微
在祠堂门口的道路上,不必感叹自己地位低微。
东城春梦迷眼帘
在东城(洛阳)的春天里,沉醉于美丽的景色之中,让人目不暇接。
逐马逐车醉未归
骑马追逐着马车,醉醺醺地没有回家去。
莫怪老翁闲坐久
别责怪我这个老头儿悠闲地坐着,像这明亮的灯光照在柴扉上一样,显得那么温馨、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