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怀荦荦久沈沦,念子令人白发新。
苏季揣摩虽未试,陈平容貌不长贫。
要须业履能追古,不信儒冠解误身。
早达才名未为贵,王杨卢骆愧前人。

【注释】

襟怀荦荦:意气豪迈。苏季揣摩(móu):谓苏秦游说诸侯,为纵横家,揣摩权变,以合诸侯之志。陈平容貌不长贫:陈平虽无丰功伟绩,终得富贵,非貌不扬者所能企及。

业履(lǚ):事业。追古:指效法古代的贤明之人。儒冠:指儒生的帽子。解误身:解除自身的困扰、束缚。

王杨卢骆: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赏析】

这首《寄李叔飞》是作者写给友人李叔飞(名不详)的一封书信。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同时抒发了作者的壮志与情怀,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

首句“襟怀荦荦久沈沦”,描绘了诗人胸怀豪情壮志,却长期沉沦不得志的情景。这里的“荦荦”指的是豪放、豁达,而“沈沦”则表示困厄、失意。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念子令人白发新”一句,诗人转而关注起朋友的处境。他感叹岁月无情,连带出了朋友因长时间无法施展才华而逐渐苍老的容颜。这既是对朋友境遇的同情,也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苏季揣摩虽未试,陈平容貌不长贫”两句,则是对历史上的贤人进行了巧妙的比拟与赞美。苏秦游说诸侯,为纵横家,尽管其政治手腕高明,但最终并未得到善终;而陈平虽然相貌平平,却能终得富贵,成为一代名臣。这两句旨在表达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要须业履能追古,不信儒冠解误身。”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卓越品质的决心,他主张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同时,他也认为儒家的帽子并不能真正解除个人的困扰,只有真正的才能和品德才能使人摆脱困境,实现自我价值。

“早达才名未为贵,王杨卢骆愧前人”一句,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早早地成名,那么这并不是最宝贵的;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够超越前人,成为一代宗师。这既是对当时文人墨客的一种激励,也体现了诗人自己的远见卓识。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处境的关切、对历史的评述以及对自身价值观的阐述,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人生目标。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风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