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环绕古城深,贤尹开轩日醉吟。
大抵清虚虽得地,从来安静本由心。
朝挥玉麈风生座,夜抚瑶琴月满襟。
应笑陶潜种杨柳,五株门外不成阴。

【注】凉轩:清凉的窗户或门廊。

贤尹:贤良的长官。

清虚:清静淡泊。

心:指心意。

风生座:微风拂过座椅,使人感到凉爽舒适。

瑶琴:用玉做的弦乐器,古时用以自娱自乐。

陶潜:东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以种树为业。

杨柳、五株:指门前的柳树。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位贤良长官在清凉轩中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写景,点出人物。“溪山环绕古城深”,描绘了一个优美的环境。“贤尹开轩日醉吟”一句,写主人公日以继夜地在轩内吟诵诗句。第三句写其心境,“大抵清虚虽得地,从来安静本由心”的意思是说:清虚虽然得到了环境(山水环抱的幽居),而安静却始终是出于内心。第四句是写他白天挥麈生风,夜晚弹琴赏月的情景。最后一句是写他的闲适和悠然自得。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清新可喜。

首句“溪山环绕古城深”,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画。画面上,一条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于青山之间,一座古老的城池静静地坐落在溪流旁边。这里的“溪山”指的是周围的景色;“古城”则是指这座城。这两句描写了一处宁静而又美丽的地方。

第二句“贤尹开轩日醉吟”,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这里,“贤尹”指的是一位贤良的长官,他在自己的府邸中开设了一个宽敞明亮的轩舍,并每日沉醉其中吟诵诗句。这句中的“贤尹”既是对这位长官身份的一种描述,也暗示了他内心的高尚和清逸。

第三句“大抵清虚虽得地,从来安静本由心”,则是对整个生活场景的总结与反思。这里的“清虚”指的是生活环境的清幽宁静;“得到地”则是指得到了这样美好的环境和条件。然而,真正的安静并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条件,而是源于一个人的内心。也就是说,尽管他得到了这样的环境,但内心的平静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

第四句“朝挥玉麈风生座,夜抚瑶琴月满襟”,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轩中的日常生活。早晨,他挥动着手中的玉麈(一种象征智慧和权力的道具),顿时微风拂过轩舍,令人感到格外清凉舒适。夜晚,他抚弄着瑶琴,随着悠扬的琴声,明亮的月光洒满衣襟。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主人公高雅的生活方式,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尾联“应笑陶潜种杨柳,五株门外不成阴”则是对前文的巧妙回应。这里,“陶潜”指的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陶渊明,他曾在门前种植了五棵杨柳树,但它们并未成荫。这一对比不仅强调了主人公的高雅品味,还表达了一种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超越和创新。

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同时,它也启示我们,真正的安静并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环境,而是源于内心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