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境中天秀,雄名古到今。
位尊朝列岳,势重压千岑。
静锁神仙宅,高盘宇宙心。
孤棱标日月,绝仞倚戈坛。
彩楝灵柯邃,层坛净刹深。
民祈传觋语,国祀致君忱。
碑古宇生字,堂虚画蠹金。
山呼曾荐寿,神降即为霖。
事怪涂山石,形端玉女砧。
峰峦排翠玉,滩濑漱呜琴。
蕙帐人谁继,金泥迹可寻。
唐经藏宝妙,魏殿想銮音。
云作他方雨,松连别院阴。
谷泉长浸斗,顶路欲扪参。
探穴魂潜动,扪萝力不禁。
箕熊分蚁垤,伊洛认蹄涔。
鸟道樵夫去,龙潭驿使临。
众仙停羽驾,昔帝俨宸襟。
选胜先看记,乘危可作箴。
天门开四极,树品冠双林。
灵药看苗斸,香醪挈榼斟。
道宫庭不扫,学馆突无黔。
垄麦风摇浪,溪淙石耸簪。
杂花春烂漫,老木夜萧森。
夕照河光接,晴岚塔影侵。
深崖藏积雪,虚壑响幽禽。

【译文】

灵境中的美景,古来就令人赞叹。

位尊如朝中之岳,威重压得山峦颤抖。

静锁仙宅,高盘宇宙心间。

孤棱标日月,绝仞倚戈坛。

彩梁幽深,层坛清净。

百姓祈求神巫之言,国家祭祀以祈君心。

碑文古朴生新字,厅堂虚设画蠹金。

山呼曾荐寿,神降即为霖。

事怪涂山石,形端玉女砧。

峰峦排翠玉,滩濑漱鸣琴。

蕙帐人谁继,金泥迹可寻。

唐经藏宝妙,魏殿想銮音。

云作他方雨,松连别院阴。

谷泉长浸斗,顶路欲扪参。

探穴魂潜动,扪萝力不禁。

箕熊分蚁垤,伊洛认蹄涔。

鸟道樵夫去,龙潭驿使临。

众仙停羽驾,昔帝俨宸襟。

选胜先看记,乘危可作箴。

天门开四极,树品冠双林。

灵药看苗斸,香醪挈榼斟。

道宫庭不扫,学馆突无黔。

垄麦风摇浪,溪淙石耸簪。

杂花春烂漫,老木夜萧森。

夕照河光接,晴岚塔影侵。

深崖藏积雪,虚壑响幽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联,每联都描绘了嵩山的壮阔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灵境中天秀,雄名古到今。”两句描绘了嵩山的神奇与美丽;“位尊朝列岳,势重压千岑。”两句则表达了嵩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几联则分别描绘了嵩山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历史传说等方面的特色。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嵩山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嵩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文化的传承。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豪放风格和深邃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