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山下延平旷,路入松关起清爽。
飞云西峙积翠台,突兀三千六百丈。
杏花片片铺金坛,天风吹桂香漫山。
游人尽去萝月上,觉我身世非人间。

【注释】:

  1. 明福观:即今福建省福州市的鼓岭,位于福州市区东北郊约7公里处。明福观原称“天福观”。
  2. 泉源山下延平旷:泉源山在福州城东,山上建有明福观。泉源山与延平(今闽侯县)相距不远,这里指福州城内。明福观是福州城内最高的建筑之一。
  3. 松关:古时福州城外有一道城墙,称为“松关”。这里的“松”指的是松树,而“关”指的是关口、隘口的意思。
  4. 飞云西峙积翠台:飞云山在福州城西面,是一座山峰。这里的“积翠台”是指一座高台,山上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5. 突兀三千六百丈:飞云山主峰海拔3600余米,为福州第一高峰,因山峰陡峭、突兀而得名。
  6. 杏花片片铺金坛:金坛是福州著名的景点,以杏花闻名。这里的“杏花片片”形容花瓣像片片金子一样洒满了整个杏花坛。
  7. 天风吹桂香漫山:天风是指从天空吹来的风,桂花香弥漫了整个山林。
  8. 萝月上:月亮升起,被云雾遮住。“萝”在这里指的是云雾。
  9. 觉我身世非人间: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已经远离了尘世,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译文】:

泉源山下延平旷,路入松关起清爽。
飞云西峙积翠台,突兀三千六百丈。
杏花片片铺金坛,天风吹桂香漫山。
游人尽去萝月上,觉我身世非人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福州明福观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慨。首先,诗人描绘了明福观周围的自然景色,包括泉源山下的延平旷野、进入松关后清新的空气等。然后,诗人转向描写飞云山的美景,以及杏花、桂花飘香的山林。接着,诗人写到游人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孤独的感受。最后,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已经远离了尘世,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