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曾手种,赖以制颓年。
白发经秋别,黄花入梦圆。
一场蜂蝶后,老圃雪霜前。
不是耽幽隐,渊明地自偏。

和匏斋菊花

东篱曾手种,赖以制颓年。

白发经秋别,黄花入梦圆。

一场蜂蝶后,老圃雪霜前。

不是耽幽隐,渊明地自偏。

译文:
在东篱下亲手种下的菊花,依靠它们抵御了岁月的流逝。
满头的白发在秋天与菊花告别,但梦中的黄花却依然圆满如初。
经历了一场蜜蜂蝴蝶的飞舞,老园子前的雪霜更显冷清。
我并非沉迷于隐居生活,而是像陶渊明一样,这片土地上自有它的韵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陶渊明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东篱曾手种,赖以制颓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陶渊明的敬仰之情。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人们。他的诗歌作品,特别是《归园田居》系列,更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因此,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陶渊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白发经秋别,黄花入梦圆。”这句诗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思念之情。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离别的季节。而陶渊明在秋天的时候,总是带着白发和菊花一起度过。这里的“白发”和“黄花”都是陶渊明的象征,它们代表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对自然的热爱。而“入梦圆”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陶渊明的思念之情,仿佛他已经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代。
“一场蜂蝶后,老圃雪霜前。”这句诗则是对陶渊明生活的描绘。陶渊明的生活虽然简单,但他却享受其中。他经常在花园里欣赏蜜蜂蝴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而在冬天的时候,他也会站在雪地里,看着雪花飘落。这里的“老圃雪霜前”描绘了陶渊明面对自然的态度,他既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又不被世俗所束缚。
“不是耽幽隐,渊明地自偏。”最后一句诗则是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尽管陶渊明的生活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他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都让人感到一种独特的魅力。因此,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认为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才是真正的幽隐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