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四时秋最惨,况于人世尚流离。
向来犬吠鸡鸣处,今见猿啼鬼哭悲。
泪洒黄花金灿烂,寒生白骨玉参差。
满山寂寞秋梧冷,正是愁肠欲断时。

赏析:

“天下四时秋最惨,况于人世尚流离。” 这句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秋天是四季中最为凄凉的季节,它不仅象征着万物凋零,更代表了人间的流离失所。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动荡、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

“向来犬吠鸡鸣处,今见猿啼鬼哭悲。” 这句诗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曾经是生机勃勃的地方,现在却只剩下了悲伤和恐惧。诗人用“猿啼鬼哭”来形容这种悲惨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助。

“泪洒黄花金灿烂,寒生白骨玉参差。”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泪水洒在金黄色的菊花上,使得它们更加闪亮;而那些因战乱而死去的人们,他们的骨头散落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的深刻认识。

“满山寂寞秋梧冷,正是愁肠欲断时。” 最后一句诗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满山的秋梧显得异常寂寞和凄凉,这无疑加剧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而“愁肠欲断”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他的内心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无法承受这巨大的压力。

译文:

天下四时秋最惨,况于人世尚流离。

向来犬吠鸡鸣处,今见猿啼鬼哭悲。

泪洒黄花金灿烂,寒生白骨玉参差。

满山寂寞秋梧冷,正是愁肠欲断时。

注释及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的深刻反思和同情。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祖国未来的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