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黄昏照短垣,一灯明灭尚留残。
衰颓但觉风霜苦,忧患不知天地宽。
坐想兴亡成感慨,起瞻星象倍辛酸。
冻琴弦断书帷冷,槭槭庭梧半夜寒。
缺月黄昏照短垣,一灯明灭尚留残。
注释:缺月,指月亮不完整;黄昏,傍晚时分;短垣,矮墙。一盏灯光在昏暗中闪烁不定,留下些许微弱的光线。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月亮不完整,黄昏时分,一片昏暗。一盏灯光在昏暗中闪烁不定,留下些许微弱的光线。这种环境让人感到孤独和寒冷。
衰颓但觉风霜苦,忧患不知天地宽。
注释:衰颓,形容诗人心情沮丧;风霜,比喻生活的艰辛;忧患,指国家和人民遭受的苦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感到生活艰难困苦,却不知道世界是多么宽广。
赏析:诗的第三句通过“衰颓”、“风霜”等词语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感到生活艰难困苦,却不知道世界是多么宽广。这里的“天地宽”是指世界广大,而“天地宽”又与前面的“风霜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广阔。
坐想兴亡成感慨,起瞻星象倍辛酸。
注释:坐想,坐着思考;兴亡,指国家的兴盛和衰落;感慨,表示感叹;起瞻,起床观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和感慨。他起床观望星象,更加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国家的困境。
赏析:诗的第四句通过“坐想”、“兴亡”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思考。他坐着思考时,更加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国家的困境。这里的“感慨”是指感叹世事的变化无常,而“倍辛酸”则强调了这种感叹的深度和力度。
冻琴弦断书帷冷,槭槭庭梧半夜寒。
注释:冻琴,因天气寒冷而导致琴弦断裂;书帷,用来遮挡风雨的帷幕;槭槭,形容树木的声音;庭梧,指庭院中的梧桐树。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一个夜晚的场景来表达诗人的心情。
赏析:诗的第五句通过“冻琴弦断”、“书帷冷”等词语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这个场景给人一种孤独、寒冷的感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这里的“半夜寒”则更加强调了这种凄凉感。
最后两句通过“槭槭”一词来形容梧桐树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同时,“半夜寒”也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凄凉感。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