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书徵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
张良本为韩仇出,黄石特因汉祚来。
太守枉劳阶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
床头一卷春秋笔,斧钺胸中独自裁。

【注释】

御史马伯庸与达鲁花赤徵币不出:御史,即御史大夫,是古代的监察官。这里指马伯庸,他因为不愿接受贿赂而拒绝交出征调的财物。徵币,征集财物。

皇帝书徵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皇帝派人征召年老有学问的人,但老秀才因懒得从书房下来而被征召。

张良本为韩仇出,黄石特因汉祚来:张良本是韩国人,因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而得到重用。黄石,传说中张良在圯桥上遇老人授给他兵书的地方。

太守枉劳阶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太守被派去朝觐皇帝却徒劳无功,使臣则白白地从皇宫回来。

床头一卷春秋笔,斧钺胸中独自裁:床前的书桌上放着《春秋》之类的经典书籍,作者胸中自有权衡裁决的能力。

【赏析】

此诗为讽刺之词,通过描写征讨之事和征文之事两件事情,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前半首写征讨之事,后半首写征文之事。

第一句“御史马伯庸与达鲁花赤徵币不出”,直接点明题目,说明征讨之事的发生,并指出原因。

第二句“皇帝书徵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写皇帝征召有学问的老秀才,但老秀才懒得从书房下来而被征召。这里以老秀才自况,表明自己不愿为权势所屈,不随俗浮沉,有骨气。

第三句“张良本为韩仇出,黄石特因汉祚来”,写张良本意是为了替韩国复仇而辅佐汉高祖刘邦,后来黄石公将兵书传给了他。这里借古喻今,表示自己虽然受到征召,但并非为了金钱或权势。

第四句“太守枉劳阶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写征召太守和使臣的事情。太守被派去朝觐皇帝,结果徒劳无功,使臣则白白地从皇宫回来。这是讽刺朝廷的无能,也是讽刺自己的无奈。

第五句“床头一卷春秋笔,斧钺胸中独自裁”,写自己面对征文之事的态度。床头的桌子上放着《春秋》之类的经典书籍,自己心中自有权衡裁决的能力。这里的“春秋笔”是指《春秋》一书,用以比喻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征讨和征文两件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品格和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