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开明堂,百辟来贺。四夷攸同,莫敢或讹。不肃不厉,不震不竦。
焯其旧章,贻我垂拱。勋迫大耄,乃禅于华。华逮陟方,俾夏建厥家。
孰如高宗,及我寿皇。与龄方昌,而遽晦厥光。帝降而王,功弗德之逮。
庸不列五帝,而祖三代。孰如我皇,惟德崇崇。显号鸿休,蔚其并隆。
维时寿皇,万寿无疆。日三受朝,衮冕煌煌。维时皇上,治益底厥极。
亲心载宁,万邦以无斁。万姓讴歌,于室于涂。微臣作颂,以对于康衢。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内容是关于淳熙内禅之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帝开明堂,百辟来贺。四夷攸同,莫敢或讹。不肃不厉,不震不竦。
  • “帝开明堂”:皇帝在明德殿举行盛大的仪式。
  • “百辟来贺”:百官前来祝贺。
  • “四夷攸同”:四夷(即四方少数民族)与朝廷和睦相处,没有发生争执。
  • “莫敢或讹”:没有人敢有欺骗或歪曲的行为。
  • “不肃不厉,不震不竦”:形容场面严肃庄重,气氛紧张严肃。
  1. 焯其旧章,贻我垂拱。勋迫大耄,乃禅于华。华逮陟方,俾夏建厥家。
  • “焯其旧章”:继承并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
  • “贻我垂拱”:指皇帝以无为而治的方式治理天下,不需要亲自干预。
  • “勋迫大耄”:功勋高的人到了晚年。
  • “乃禅于华”:皇帝决定将皇位禅让给华氏。
  • “华逮陟方”:华氏登上皇位。
  • “俾夏建厥家”:使夏朝得以建立自己的国家。
  1. 孰如高宗,及我寿皇。与龄方昌,而遽晦厥光。帝降而王,功弗德之逮。
  • “孰如高宗”:谁比得上高宗?
  • “及我寿皇”:和我一样长寿。
  • “与龄方昌”:寿命正长的时候。
  • “而遽晦厥光”:突然失去了光明。
  • “帝降而王,功弗德之逮”:皇帝降格为诸侯,功绩不能与德行相称。
  1. 庸不列五帝,而祖三代。孰如我皇,惟德崇崇。显号鸿休,蔚其并隆。
  • “庸不列五帝”:我们并不位列于五帝之中。
  • “而祖三代”:我们继承了夏、商、周三代的传统。
  • “孰如我皇,惟德崇崇”:我们皇帝的德行最为崇高。
  • “显号鸿休,蔚其并隆”:显赫的称号和美好的声誉,都非常兴盛。
  1. 维时寿皇,万寿无疆。日三受朝,衮冕煌煌。维时皇上,治益底厥极。
  • “维时寿皇”:那时的寿皇非常健康长寿。
  • “万寿无疆”:祝愿寿皇永远健康长寿。
  • “日三受朝”:每天三次接受朝见。
  • “衮冕煌煌”:穿戴着华丽的衮服,显得非常庄严。
  • “维时皇上,治益底厥极”:那时的皇上治理国家更加得心应手。
  1. 亲心载宁,万邦以无斁。万姓讴歌,于室于涂。微臣作颂,以对于康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