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缸花半绽。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别久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
今夜山高江浅。又月落帆空,酒醒人远。彩袖乌纱,解愁人、惟有断歌幽婉。一信东风,再约看、红腮青眼。只恐扁舟西去,苹花弄晚。
兰缸花半绽。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别久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
注释:兰缸,即花烛。灯盏上插着的鲜花。西窗,指女子的卧室。断萤新雁,喻时间过得很快。飘零,漂泊不定。
译文:兰灯下,花朵半开,西窗外,凄清寒冷,新来的燕子和残存的寒星。离别后很久,相见很少,看着对方的白发,心中满是忧愁,愁绪难以抑制。今夜江水上涨,山高云淡,月光洒满大地。船帆在江中摇曳,酒醉人已远去。美丽的女子头戴乌纱,解愁的人只有那悠扬的歌谣。只恐扁舟西去,苹花盛开在傍晚时分。
赏析:词的上片,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以景起兴,烘托出人物的情致。“兰缸花半绽”三句,描写了一幅西厢幽美的图景:窗外是西风吹动的杨柳,窗户里是一盏花烛,花烛下的女子半开的花瓶里插着几枝花。室内陈设简陋却很温馨。“凄凉”、“凄冷”两字用得十分贴切,表现了作者对这次离别的感受。“别久逢稀”,写出了与情人见面的次数少,见面时心情又十分沉重,“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说明他们相见时只能看到对方衰老憔悴的容颜,内心充满伤感。“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两句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处用意有二,一是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二是暗示自己对仕途坎坷的无奈,“飘零”一词更是暗指自己的不幸命运。“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三句承前文之意,表达了自己对离别之情的无奈,对自己才华被贬的感慨。“况”字用得很恰当,既表示了对目前形势的无奈,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写词人的所见所感。“今夜山高江浅”一句写江水涨潮的情景,暗含词人心中的悲凉。“又月落帆空”两句写船行江上的情景,词人独自饮酒,船已行至江中,月亮已经落下,帆也空了。词人独自一人,举杯独饮,船儿行到了江中央,而月亮却落下了,船儿也空了,这是何等的孤独与寂寞啊!“彩袖乌纱”三句写女子的形象,“解愁”,解愁的只是女子而已,“只有断歌幽婉”,这是说女子唱歌的声音非常美妙动人,使人陶醉。“一信东风”三句写的是女子对词人的期待,希望他能再次回来看她,她相信词人会再约他来看她。然而这只是词人的一厢情愿。结尾两句,用“只恐”一语点明全词主旨。词人在写离别之苦的同时,还写了词人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只恐扁舟西去”一句,既是对前面离别之苦的具体化,也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担忧和恐惧。“苹花弄晚”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前途渺茫的感觉。整首词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厚,意境清新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