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
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花恼难禁,酒销欲尽,门外冰澌初结。试招仙魄,怕今夜、瑶簪冻折。携盘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

【赏析】:

“高阳台·水仙花”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水仙花的娇美,下片写水仙花的哀愁,全词用典贴切,抒情委婉含蓄。

首句“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以明玉比水仙,写其形貌,用《楚辞·九歌》中“云中君”之语,形容水仙花洁白如玉,金贵无比。“擎金”、“纤罗”二字极尽水仙花之婀娜多姿、仪静体闲。“为君起舞回雪”化用屈原《离骚》中的“余不忍为此态也”和李白《清平调》中的“来时晓镜顾影,可但画楼西畔”之意,既表现了水仙花的娇媚动人,又流露出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柔影参差,幽芳零乱”二句承上启下,由形及神,描写水仙花的花影与芬芳。“柔影”、“幽芳”皆指水仙花的花朵与花香,“参差”形容其花形摇曳生姿,参差不齐;“零乱”则形容其花香四溢,馥郁扑鼻。“翠围腰瘦一捻”,写水仙花的枝叶,绿油油的叶片环绕着花枝,仿佛美人束腰,身材苗条。“翠围”、“腰瘦”均状其枝叶之美。“岁华相误”一句,写时间流逝。“岁华”即岁月。古人常用“岁月蹉跎”等词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记前度、湘皋怨别”二句,回忆往事,感叹离别。湘皋,即湘江边。“怨别”即怨恨别离。此处暗含水仙花因被移栽而不得其所,引起作者的感伤之情。“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写水仙花的哀鸣,表达了作者对水仙花的怜爱之情。“哀弦”指水仙花的哀鸣,“凄凉”形容水仙花的悲伤情绪,“未须弹彻”表示无需过分弹奏,以表安慰之意。

下片开头二句,写水仙花的孤独寂寞。“国香到此谁怜?”“国香”即国色天香,比喻水仙花的香气。“怜”,指珍爱。“烟冷沙昏”二句,写水仙花的环境。“烟冷沙昏”形容水仙花所处的环境阴森寒冷,“顿成愁绝”则表明水仙花因此陷入极度的忧伤之中。“花恼难禁,酒销欲尽,门外冰澌初结”三句,描绘水仙花的生活状态。“花恼”指水仙花生病,不能正常开花。“酒销欲尽”则暗示水仙花因为生病而导致饮酒减少,甚至无法继续饮用。“门外冰澌初结”二句,描写水仙花所处的自然环境。“冰澌初结”形容冬日里水面上的冰层尚未完全形成,而此时水仙花已经凋谢,显得格外凄凉。

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试招仙魄”,“仙魄”指代水仙花。“瑶簪冻折”,则是说作者尝试召唤水仙花的灵魂,但未能成功,反而导致自己的瑶簪被冻断。“携盘独出”,描绘了作者在独自外出赏花时的孤寂心情。“空想咸阳,故宫落月”。这里借用了秦朝咸阳宫的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咸阳”即古都咸阳,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故宫落月”则是指咸阳宫中的残破景象,以及作者在此地的孤独之感。整首词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命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之情。同时,通过对水仙花的形象塑造与情感寄托,展现了词人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独特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