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彼战国秋,风俗日以漓。
卓哉史氏女,粲粲兰蕙姿。
守贞奉慈母,克尽乌鸟私。
业贫不辞苦,击漂临清漪。
适尔遇丈夫,失路良可悲。
恻然为发筥,振彼穷途饥。
振穷乃所愿,越礼非所宜。
灭口葬鱼腹,此心天地知。
丈夫既得志,雪耻鞭平尸。
念此一日恩,仗节远来兹。
百金报无地,立马空嗟咨。
俯仰易陈迹,屈指万古期。
谁招地下魂,惟遗道旁碑。
雄辞吐激烈,粲若星贝垂。
吾生后谪仙,况乃驽钝资。
捧心学西子,取笑将奚为。
留题表贞义,庶几薄俗移。

【诗句翻译】:

嗟叹战国之季,风俗日渐衰败。

史氏女子贞烈无比,她美丽如同兰蕙。

守孝奉母,不辞辛劳,漂母教子,临清漪而学。

适遇良人,失于路途,令人可悲。

恻然怜悯,为其发髻,穷途之人饥难为炊。

振其困乏,乃其所愿,越礼非宜。

灭口掩鱼腹,此心天地可识。

夫君得志,雪耻鞭平仇。

念此一日恩,持节远来归。

百金报德无地,立马空嗟咨。

俯仰陈迹易逝,屈指万古期期。

谁引地下魂,惟留道旁碑。

雄文激烈如星贝垂。

生我者后谪仙,驽钝资何足提?

学西施捧心,取笑将作何为?

留下题诗表贞义,庶几薄俗可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对贞女高洁品格的赞美和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贞女的言行举止,展示了她高尚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嗟彼战国秋,风俗日以漓。”开篇即点明时代背景,指出当时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这种环境使得贞女们更加显得格外突出和珍贵。

诗人描绘了一位贞女的形象:她美丽、贤淑、孝顺,坚守着对母亲的孝道,不辞辛劳地照顾母亲的生活。她的行为虽然平凡,但却体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

在接下来几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贞女的行为举止:她不仅在物质上照顾母亲,还尽力为母亲排忧解难。当得知自己的丈夫因战乱流离失所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身边陪伴他,为他提供帮助和支持。这种忠诚和牺牲精神让人感动不已。

好景不长,贞女最终未能与丈夫团聚。面对这种命运的安排,她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而是继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对贞女行为的描写,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之情。认为她的行为虽出于礼节和习惯,却符合人性的善良和正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贞女精神的高度评价。认为她的品德足以让天地为之知晓,并能够激励后人效仿和传承。

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对贞女高洁人格的赞美和敬仰,更是一种对于社会公德和个人修养的呼吁和倡导。它提醒人们要注重道德修养和品行培养,以更好地应对社会的挑战和发展需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