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客乍离群,秋砧不忍闻。
回头恋红药,失脚下青云。
尚假金貂冕,犹残柱国勋。
此身未敢死,会拟报明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王建(公元762—830年),字仲初,颍川郡(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的世家子弟,与白居易、张籍、李绅等交游甚密。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当时王建在长安任左拾遗,因谏阻文宗迎佛骨入朝之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途中经过新安,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1)旅次:旅途中暂住。

(2)迁客:流落他乡的仕人。乍离群:忽然离开群体。

(3)秋砧:秋天的捣衣石。不忍闻:不忍心听。

(4)红药:代指美女。

(5)失脚下青云:指仕途失意。

(6)尚假金貂冕:还戴着用金制作的官帽。金貂:古代达官贵人所戴的一种装饰品,用貂鼠皮做成;冠上饰以玉蝉。

(7)柱国:古时一种官职名,位高权重,后泛指高级官员。

(8)会拟报明君:一定会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

赏析:

首两句“旅次新安”,写诗人行至新安县,突然觉得一切都那么陌生,自己又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和人群,不禁感到有点孤独寂寞。“秋砧不忍闻”,则是说,秋风萧瑟,听到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更增加了旅途中的凄凉之感。

三、四句“回头恋红药,失脚下青云”,是说诗人回头望着故乡的山水,想起那些红叶飘零的日子,想到自己如今已经身不由己,只能踏上征途。这里的“红药”和前两句“秋砧”一样,都是借物抒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而“失脚下青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坎坷的无奈心情。

五、六句“尚假金貂冕,犹残柱国勋”,则表现了诗人虽然遭受挫折,但仍不忘自己的旧日功名。这里的“尚假金貂冕”和“犹残柱国勋”都是说,尽管现在的我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曾经拥有的荣耀和荣誉仍然留在我的心中。

最后两句“此身未敢死,会拟报明君”,则是说,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勇气去死,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去报答我的君王。这里的“此身”,指的是自己;“明君”,则是指他的君王。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旅途生活的描绘,以及他对故乡、朝廷和朋友的思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关注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