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方话旧,捧诏去长安。
宦路相逢少,乡情叙别难。
烟波迷晓渡,风雨动春寒。
初夏应回首,重期看牡丹。

诗句释义

1 江城方话旧 - 此句意味着在离别之际,两人在江边的城市(可能指京城长安)重逢后,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1. 捧诏去长安 - “诏书”通常指的是皇帝的文书或者命令;“奉常”是古代对掌管宗庙礼仪和祭祀的官员的称呼。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带着皇帝的命令或指示前往长安。
  2. 宦路相逢少 - “宦路”指的是做官的途径,“相逢”则表达了再次见到的机会不多。
  3. 乡情叙别难 - “乡情”指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叙别”表示告别。这里的难,可能是指因为要离开而感到难过。
  4. 烟波迷晓渡 - “烟波”指的是江上的烟雾和波浪,“迷晓渡”形容早晨渡河时被雾气和水浪所迷离。
  5. 风雨动春寒 - “风雨”指的是天气变化,“动春寒”描述了春天里因风雨带来的寒冷感觉。
  6. 初夏应回首 - “初夏”指的是开始的夏天,“回首”表示回头望,可能是对即将到来的夏日景色的回顾。
  7. 重期看牡丹 - “牡丹”是一种花,常用来象征富贵和美丽。这里表达的是期待在未来有机会再次相聚,共同赏花。

译文

我在江边的城府与李丞重逢,他带着皇帝的诏书前往长安。我们在宦海中难得相见,乡间的情感难以诉说。江面上弥漫着薄雾,仿佛早晨渡船时的迷惑。春季的风雨让人感受到了春寒。初夏时节,我会回头望去。我们约定再聚首的时候,一定要一起欣赏盛开的牡丹。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憧憬。诗中通过对比江边的城市和长安,突出了两地之间的距离和时间的差距,同时也反映了官场的冷漠和人际关系的浅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季节变化的描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刻的哲理性,又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