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位经三入,高年过七旬。
有言皆为国,无日不忧民。
温树萧萧影,甘棠漠漠春。
遥知神德庙,配飨更何人。

【注释】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太师、中书令、魏国公,都是高官显爵;尚书令,是三公之一,地位崇高。真定王,封号。

重位经三入:多次升任高官。

高年过七旬:年纪已七十岁。

有言皆为国,无日不忧民:说每句话都是为国家考虑的,没有一天不担心百姓疾苦。

温树萧萧影,甘棠漠漠春:指寒食清明时节,柳绿花红,春风和煦,人们怀念先皇时,常到“五木”下献祭。

遥知神德庙,配飨更何人:遥想先帝的功德,祭祀先皇的场所,又有谁能比得上呢?

【赏析】

此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五十首之一,作于元稹被贬江陵司马期间。元稹曾与白居易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倡以通俗的语言来写社会现实问题。

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有典故。第一句用唐肃宗时宰相李林甫事,说他多次担任高官,但都很快罢去。《旧唐书·李林甫传》:“自肃宗以后,宰相皆出其门。”第二句用宋真宗时名臣寇准事。《宋史·寇准传》:“上从容谓曰:‘卿尝为天子主议大事否?’对曰:‘臣备位宰相,不能尽规争,乃为宰相讳耳。’”第三句用周武王伐商灭纣时大臣傅说事。《史记·殷本纪》:“(武丁)南土至长江,登熊耳山,临江汉而哀中国之亡也。”第四句用春秋时期鲁僖公梦见周公事。《左传·僖公十年》:“春,王正月庚午,狄侵晋,及河,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弦高因告之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申下问:吾子盖遂过寡君,不下拜焉?’对曰:‘二君唯命。’……”

这首诗通过描写唐肃宗时期宰相李林甫、宋真宗时期的寇准以及周武王伐商时大臣傅说和春秋时期鲁僖公梦到周公的典故,表现了白居易对当时政治黑暗、宦官专权、奸佞当道的不满和担忧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的高尚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