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桃无主满山隈,迁客携觞独自来。
尽日馨香留我醉,每春颜色为谁开。
枝穿绿竹浑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
待约同年一攀折,便如刘阮到天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静川野下独自饮酒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同僚的思念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野桃无主满山隈”,这里“野桃”指的是山间的野生桃花,没有主人,四处飘荡,象征着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同时,“无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二句:“迁客携觞独自来”,这里的“迁客”指的是被贬谪的人,“携觞”则是指带着酒杯,表示诗人独自一人前来喝酒。这两句共同描绘了诗人在野外独自饮酒,与世隔绝的情境。

第三句:“尽日馨香留我醉,每春颜色为谁开”,这里“馨香”指的是桃花的香气,“留我醉”则是指桃花的香气一直陪伴着诗人,让他沉醉其中。而“每春颜色为谁开”则表示桃花每年春天开放,为谁而开呢?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反问,表达了他对同僚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枝穿绿竹浑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桃花比作画作,绿竹比作背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的美丽画面。同时,“浑疑画”和“去不回”则表达了诗人对桃花美丽却短暂易逝的感慨。

第五句:“待约同年一攀折,便如刘阮到天台”,这里的“同年”指的是同辈的朋友或同事,“刘阮”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个仙人,他们曾一起登上天台山,后来分别返回人间。诗人在这里用“待约同年一攀折”表达了自己渴望与同僚相聚的愿望,而“便如刘阮到天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愿望的珍贵和难得。

这首诗通过对野桃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自饮酒时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对同僚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