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
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从今莫厌闲官职,主管风骚胜要津。
【注释】春居杂兴二首:春日闲居时写的一些诗篇。赋:写诗。长男嘉祐:作者长子名嘉祐,排行最长,故称。杜工部:指杜甫。杜工部集:指杜甫诗集。语意:诗意。咨:告诉。窃之也:暗指窃取他人诗作。予喜:我很高兴。自贺:自我庆幸。
【赏析】
《前赋春居杂兴》共二首。这组诗是作者春天闲居时所作,内容多抒发作者退隐的感慨和对陶渊明、杜甫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闲适、淡泊的情味。第二首是诗人在闲居期间所作的两首诗的序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窃诗”行为的不满,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于诗道的追求和执着。
全诗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起首,点明写作目的和缘由;第二、三层为主体,分别写出了杜甫、李白二人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和影响;第四层为收尾,表达出自己对于闲官生活的喜爱和对于诗道的执着追求。
“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
这是一首序文,也是诗人对于友人“窃诗”行为的不满和抗议。
“命屈”,即命运不济,无法施展抱负。“由来”,自古以来。“道日新”,道教讲究天道循环,万物更迭,所以这里用“日新”来比喻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诗家”,即诗人之家,这里指的是诗歌艺术。“权柄”,即权势和威信。“敌陶钧”,即与陶潜相提并论。陶潜(1764—293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诗人,后人把他和孔子比并,称“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隐居田园,不问世事,过着清贫的生活。陶公曾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表达他的志趣。而这里的“陶钧”,则是指诗人的诗道。
【译文】
我的命运已经不幸,然而诗道却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诗人的权力威信,可以比拟陶潜。
我任凭无功业,却能调弄金鼎,创作诗歌。我虽然不是古人,但诗歌的成就却不亚于古人。
我和乐天是后进之人,但我敢于期待子美是前身之人。我将从今以后不要厌倦官职,主管诗道胜过要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