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小郡滞清贤,未得徵归振鹭班。
莫怕三年持汉诏,犹胜迁客卧商山。
俱谙宦路须推命,同有诗情合好闲。
唯是谪官无考限,比君知向几时还。

仲咸就加郡印因以四韵贺而勉之

如何小郡滞清贤,未得徵归振鹭班。
莫怕三年持汉诏,犹胜迁客卧商山。
俱谙宦路须推命,同有诗情合好闲。
唯是谪官无考限,比君知向几时还。

注释:

  1. 如何小郡滞清贤:如何(为何、怎样),小郡(较小的郡县),滞清贤(滞留在清廉贤能的地方)。整句意为“为何(为何)你在较小的郡中(小郡)滞留,未能(未得)回归到(回到)清廉贤能的朝廷(征归),就像那些高飞的白鹭(振鹭班)一般。”
  2. 莫怕三年持汉诏:莫怕(无需害怕),三年(三年时间),持汉诏(持守汉代的诏书或法令)。整句意为“无需害怕三年的时间(三年)内,你需要遵守(持守)汉代的法令(汉诏),这比你在商山(迁客)隐居的生活还要好。”
  3. 俱谙宦路须推命:俱谙(都了解),宦路(官场之路),须推命(必须顺应天命)。整句意为“都了解(都了解)官场之路,必须顺应天命(须推命)。”
  4. 同有诗情合好闲:同有(同样拥有),诗情(诗歌之情志),合好闲(和谐安宁的生活)。整句意为“同样拥有(同有)诗歌之情志,能够(能够)过上和谐安宁的生活(合好闲)。
  5. 唯是谪官无考限:唯是(只有是),谪官(被贬的官职),无考限(没有明确的期限)。整句意为“只有是被贬的官职,没有明确的期限。”
  6. 比君知向几时还:比君(与某人相比),知向(知道),几时还(多久才能回来)。整句意为“与某人相比,你何时能够回来(几时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被贬官员的劝勉,表达了对官员的关心和期望。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官员们在官场上的艰辛,同时也鼓励他们要有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