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为士大夫,汝为隶子弟。
身未列官常,庶人亦何异。
无故不食珍,礼文明所记。
况非膏粱家,左宦乏赀费。
商山水复旱,谷价方腾贵。
更恐到前春,藜藿亦不继。
吾闻柳公绰,近代居贵位。
每逢水旱年,所食唯一器。
丰稔即加笾,列鼎又何愧。
且吾官冗散,适为时所弃。
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
菜茹各须甘,努力度凶岁。

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祐吾为士大夫,汝为隶子弟。

身未列官常,庶人亦何异。

无故不食珍,礼文明所记。

况非膏粱家,左宦乏赀费。

商山水复旱,谷价方腾贵。

更恐到前春,藜藿亦不继。

吾闻柳公绰,近代居贵位。

每逢水旱年,所食唯一器。

丰稔即加笾,列鼎又何愧。

且吾官冗散,适为时所弃。

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

菜茹各须甘,努力度凶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示儿》中的第二首。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作者作为士大夫的身份和责任,以及他对弟弟禹圭的生活状况的关心和期望。

作者以自身为例,强调了士大夫的责任和担当。他提醒弟弟禹圭,虽然自己身为士大夫,但是并没有担任官职,因此与那些有官位的人并无太大差别。这里的“身未列官常”是指自己虽然没有担任官职,但仍然承担着作为士大夫的责任和义务。而“庶人亦何异”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平民百姓生活的关切,认为他们与官员并无太大的区别,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关怀。

作者描述了自己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的情况。他提醒禹圭不要因为生活困难而感到忧虑,因为即使生活艰难,也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这里的“无故不食珍,礼文明所记”是指作者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不应该因为贫穷而放弃这种美德。而“况非膏粱家,左宦乏赀费”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节俭观念,认为即使是出身低微的人也不应该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作者转向对禹圭的生活状况的描述。他指出商山和水的干旱已经导致谷价飙升,使得人们更加贫困。而禹圭所在的家庭原本就贫穷,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在灾荒之年更需要节约开支,度过难关。这里的“商山水复旱,谷价方腾贵”描绘了灾荒之年的恶劣环境,而“更恐到前春,藜藿亦不继”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最后一句“菜茹各须甘,努力度凶岁”则是对禹圭的劝诫,希望他在困难时期能够坚强面对,努力渡过难关。

《示儿》通过对自己和弟弟禹圭的生活状况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不仅关心自己的仕途发展,更关心家人的生活状况,体现了一个士大夫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同时,他也教导弟弟要珍惜生活,努力度过困难时期,体现了他对弟弟的关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