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闻此鸟,韦公涕沾裳。
李侯举酒令,斯音非不祥。
坐客如不闻,罚之以巨觞。
遂使恶鸟声,听之靡所伤。
赞皇贬袁州,怀鸮义亦臧。
乃知昔贤哲,未免亦悽遑。
况予不肖者,冒宠登朝行。
报国惟直道,谋身昧周防。
四年两度黜,鬓发已苍苍。
虽得五品官,销尽百炼钢。
何当解印绶,归田谢膏粱。
教儿勤稼穑,与妻甘糟糠。
凤来非我庆,鸮集非吾殃。
优游尽天年,身世俱可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它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

闻鸮
夜深闻此鸟,韦公涕沾裳。
李侯举酒令,斯音非不祥。
坐客如不闻,罚之以巨觞。
遂使恶鸟声,听之靡所伤。

译文:
深夜里听到了这个鸟叫,韦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沾湿了衣裳。李侯举起酒杯,命令大家聆听这个声音,认为这个声音并不预示着不好的征兆。但是在座的客人都装作没有听到,于是李侯罚大家都要喝下巨大的酒杯中的酒。这反而使得那些讨厌的鸟叫声变得更加响亮,但大家却依然无动于衷,毫无所觉。

赞皇贬袁州,怀鸮义亦臧。
乃知昔贤哲,未免亦悽遑。
况予不肖者,冒宠登朝行。
报国惟直道,谋身昧周防。
四年两度黜,鬓发已苍苍。
虽得五品官,销尽百炼钢。
何当解印绶,归田谢膏粱。
教儿勤稼穑,与妻甘糟糠。
凤来非我庆,鸮集非吾殃。
优游尽天年,身世俱可忘。

赏析:
这首诗以“闻鸮”为题,通过描述自己听到鸮叫声的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得失的淡然态度。诗中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反应,展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深刻,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鸮叫声的描述和对周围人的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