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民带楚俗,下俚同巴音。
岁稔又时安,春来恣歌吟。
接臂转若环,聚首丛如林。
男女互相调,其词非奔淫。
修教不易俗,吾亦弗之禁。
夜阑尚未阕,其乐何愔愔。
用此散楚兵,子房谋计深。
乃知国家事,成败因人心。

诗句解读及翻译

1. 滁民带楚俗,下俚同巴音

  • 滁民:指居住在滁州的民众;
  • 楚俗:指的是楚国的传统风俗;
  • 下俚同巴音:表示这些人民带着与楚国相同的习俗。

2. 岁稔又时安,春来恣歌吟

  • 岁稔:年景丰收,农业兴旺;
  • 又时安:意味着时局稳定,人们生活安宁;
  • 春来恣歌吟:春天到来时,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唱歌和吟诵。

3. 接臂转若环,聚首丛如林

  • 接臂:形容人们围成一圈或团;
  • 转若环:形容他们围起来像圆环一样不断转动;
  • 聚首丛如林:描述人群聚集在一起,如同森林一样密集。

4. 男女互相调,其词非奔淫

  • 男女互相调:男女之间互相挑逗,调情;
  • 其词非奔淫:他们的言辞并不轻浮淫乱。

5. 修教不易俗,吾亦弗之禁

  • 修教:教导和教育;
  • 不易俗:改变传统习俗并不容易;
  • 吾亦弗之禁:我也不会对此进行禁止。

6. 夜阑尚未阕,其乐何愔愔

  • 夜阑:夜晚结束,通常指晚上的某个时刻;
  • 尚未阕:还没有结束;
  • 其乐何愔愔:这里的“愔愔”形容声音悦耳动听,快乐的气氛令人心情愉悦。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和谐的节日场景,展现了古代人们在庆祝丰收季节时的快乐与自由。通过对节日活动的详细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于这种传统习俗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典型的乡村节日场景,展示了古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诗歌中的“男女互相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同时也暗示了那个时代的伦理观念相对宽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谐美好的古代节日之中,让人感受到了古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诗人在诗中还表达了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他写道:“修教不易俗,吾亦弗之禁。”这意味着他认为教育和引导人们远离不良习俗是必要的,即使这可能带来一些挑战和争议。诗人的态度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可和维护,也显示了他在对待传统习俗问题上的审慎和宽容。

“夜阑尚未阕,其乐何愔愔。”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和满足。它不仅仅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更是对和谐、宁静生活的赞美。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