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紫烂红繁夸胜异。寻常人戴满头归,醉折狂分不为贵。
枝闲叶尽根空培,人情皆待明年开。化工自有呼魂术,霜前唤下琼瑶台。
王母亲将金粉傅,麻姑齐借霓裳来。主人盖是神仙才,不然此物胡为而来哉。
二姬劝酒谁引满,长洲懒吏先举杯。多感同年与攀折,吟诗欲谢难轻发。
青宫校书方遁迹,代我作歌如锦拆。他年吾辈功业成,与君共作骑鲸客。

注释:

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紫烂红繁夸胜异。寻常人戴满头归,醉折狂分不为贵。

枝闲叶尽根空培,人情皆待明年开。化工自有呼魂术,霜前唤下琼瑶台。

王母亲将金粉傅,麻姑齐借霓裳来。主人盖是神仙才,不然此物胡为而来哉。

二姬劝酒谁引满,长洲懒吏先举杯。多感同年与攀折,吟诗欲谢难轻发。

青宫校书方遁迹,代我作歌如锦拆。他年吾辈功业成,与君共作骑鲸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牡丹的诗。全诗以牡丹花喻人,通过描绘牡丹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和友情的深刻认识。

第一句“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紫烂红繁夸胜异”,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在春天盛开时的美丽景象。紫烂红繁,形容牡丹花色鲜艳,光彩夺目,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诗人用“千丛”来形容牡丹的数量之多,表现出牡丹的繁茂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紫烂红繁”也暗示了牡丹的高贵和尊贵的地位。诗人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

第二句“寻常人戴满头归,醉折狂分不为贵”,诗人以牡丹比喻人,指出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略内在修养的人,就像摘下牡丹一样随意挥霍自己的青春。诗人认为这样的人不懂得珍惜自己,更不会珍惜他人。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它却揭示了一些人的真实面目和内心世界。

第三句“枝闲叶尽根空培,人情皆待明年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生长过程。随着牡丹枝叶的凋零和根系的空虚,人们开始期待它的再次盛开。这里的“枝闲叶尽根空培”形象地描绘了牡丹的衰老过程,使人联想到人的一生也会经历起起落落、悲欢离合。而“人情皆待明年开”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时的无奈和期盼。

第四句“化工自有呼魂术,霜前唤下琼瑶台”,诗人以神力般的手法描绘了牡丹从寒冬中绽放的场景。这里的“化工”指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它能够唤醒牡丹的生命活力,使牡丹在严冬中绽放出美丽。而“霜前唤下琼瑶台”则形象地描绘了牡丹在寒冷中的顽强生命力和美丽容颜。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神奇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第五句“王母母亲将金粉傅,麻姑齐借霓裳来”,诗人以神话传说中的仙女为喻,赞美了牡丹的美丽。王母和麻姑都是道教中的神仙,她们的出现象征着牡丹的美丽如同神仙一般超凡脱俗。这里的“金粉傅”意味着牡丹被涂上了金色的粉末,使其更加璀璨夺目;而“霓裳来”则意味着牡丹如同穿上了霓裳羽衣般的美丽衣裳,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这两句诗既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神仙般的美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第六句“主人盖是神仙才,不然此物胡为而来哉”,诗人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美丽。他认为只有拥有神仙般才华的人才能欣赏和理解牡丹的美丽,而普通人则无法感受到其魅力。这里的“主人盖是神仙才”指的是牡丹的主人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才华;而“不然此物胡为而来哉”则是诗人的疑问,表达了他对牡丹来到人间的原因的疑惑和不解。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牡丹独特魅力的赞叹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牡丹来到人间原因的好奇和思考。

第七句“二姬劝酒谁引满,长洲懒吏先举杯”,诗人通过描写牡丹周围的人物来展现牡丹的吸引力。两位美丽的女子正在劝酒,她们的美丽足以让人沉醉其中;而一位懒散的书吏则率先举杯,似乎在享受与牡丹相伴的时光。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这里的“谁引满”意味着酒被喝得差不多了,而“长洲懒吏先举杯”则描绘了书吏的悠闲和享受。这些描绘都体现了牡丹的吸引力和人们对其的喜爱之情。

第八句“多感同年与攀折,吟诗欲谢难轻发”,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来进一步强调牡丹的吸引力。他感慨于与同僚们的攀谈和交流,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情谊;而他自己也想要吟诗来表达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但觉得难以轻易地发出感慨。这里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又体现了他对牡丹的热爱和向往。

第九句“青宫校书方遁迹,代我作歌如锦拆”,诗人以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他表示自己曾经作为宫廷学校的校书官隐居生活,而现在却要代替自己去歌颂牡丹之美。这里的“青宫校书”指的是古代宫廷学校中的一种官职,而“代我作歌如锦拆”则形象地描述了牡丹的美好如同精美的锦缎一般华丽动人。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回忆,也反映了他对牡丹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第十句“他年吾辈功业成,与君共作骑鲸客”,诗人以豪迈的语气展望未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梦想。他认为未来的日子里,他将与牡丹一同成长、壮大,并共同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这里的“骑鲸客”指的是传说中的一种仙人形象,他们骑着巨鲸遨游四海,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和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通过对比和反思的方式,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