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
东风抬举如篁舌,何事经秋犹未绝。
饥鸾病鹤亦能鸣,凤鸟不听何处说。

秋莺歌

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

东风抬举如篁舌,何事经秋犹未绝。

饥鸾病鹤亦能鸣,凤鸟不听何处说。

注释:

  1. 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淮南在秋天的时候还有鸟儿歌唱,就像它们从北方飞来的时侯一样。
  2. 东风抬举如篁舌,何事经秋犹未绝:东风吹动着树枝好像人的舌头一样,但是为何到了秋天仍然不停歇呢?
  3. 饥鸾病鹤亦能鸣,凤鸟不听何处说:饥饿的鸾和患病的鹤也能够发出声音,那么那些高贵的凤凰鸟为什么就听不到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秋天鸟儿的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描绘了秋天时节,淮南地区仍然有莺鸟在歌唱的景象。这里的“关关”形容莺鸟的叫声清脆悦耳,仿佛是来自远方的声音。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这些莺鸟是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与它们的故乡保持着联系。
    第二句“东风抬举如篁舌,何事经秋犹未绝。”则进一步描绘了秋风中的莺鸟。诗人用“东风抬举”来形容秋风的温柔和细腻,仿佛是大自然的手在轻轻地抚摸着莺鸟。而“如篁舌”则形象地比喻了莺鸟的鸣叫如同竹叶在风中摇曳,清脆悠扬。然而,尽管经过了漫长的秋天,莺鸟们的鸣叫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这不禁让人感到有些惋惜和疑惑。
    第三句“饥鸾病鹤亦能鸣,凤鸟不听何处说。”则是诗人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拓展。他通过描绘饥饿的鸾鸟和患病的鹤也能够发出声音的情景,表达了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同时,他也借此引出了一个问题:那些高贵的凤凰鸟为什么不能够听到呢?这个问题似乎暗示了凤凰鸟的地位和尊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平等共存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它通过对秋天鸟儿的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